磐石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稳固之地难寻速食之所
这几天路过城南,发现那家开了十年的快餐店突然关门了。红色招牌拆得干干净净,卷帘门上贴着"店面转让"的白纸,在风里哗哗作响。我站在路边发了会儿呆,忽然觉得心里空了一块。
说起来,这家店可是我们这帮老街坊的据点。加班晚了,懒得做饭了,甚至就是单纯馋他家的红烧排骨,推门进去总能碰见熟面孔。老板是个胖胖的中年人,见人就笑呵呵的,有时候零钱不够还会抹个零头。可现在,这样的地方说没就没了。
记忆里的烟火气
记得去年冬天,我连着加了半个月班,每天深夜回家都要来这儿点份炒饭。店里暖气开得足,玻璃上蒙着厚厚的水雾。老板总会多给我加个荷包蛋,说熬夜的人得补补。现在想想,那份炒饭的味道其实普通,但热腾腾的蒸汽糊在脸上的感觉,至今还记得真切。
现在这条街上,陆续开了好几家网红餐厅。装修确实精致,菜单也花哨,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少了老板那句"今天还是老样子"的问候?还是少了那些不用看菜单就能点菜的熟客?我说不上来。只是每次路过那些亮晶晶的新店,脚步都不自觉地加快。
前两天遇见邻居张阿姨,她拎着菜篮子直叹气:"现在想找个踏实吃饭的地方真难啊。那些新开的店,今天卖日料明天改火锅,跟走马灯似的。"她这话倒是点醒了我——我们怀念的不仅是那口吃的,更是那种稳稳当当、不会轻易改变的感觉。
磐石现在没有玩快餐的地方,这话听着有点矫情,可细想真是这个理。磐石般稳固的,不只是店铺本身,更是那种日复一日的熟悉感。你知道推开门会看见什么,知道哪张桌子的腿有点晃,知道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对应着哪道菜。这种确定感,在如今这个什么都快的时代,显得特别珍贵。
现在吃饭变得复杂了。要先看点评,再查攻略,拍照修图发朋友圈,一顿饭吃得像完成任务。有时候我真想问,还记得吃饭最基本的快乐吗?就是填饱肚子,就是和聊得来的人说说话,就是在熟悉的角落里放松自在地待一会儿。
上周末我特意绕到城东,想找家类似的店。结果整条街都在装修,电钻声吵得人心烦。工人们拆掉旧招牌,换上崭新的尝贰顿灯箱。我站在路边看了很久,忽然明白那种老式快餐店为什么难生存了——它们太老实,不会搞营销,不会弄噱头,就像个不会说漂亮话的老实人,慢慢就被淹没了。
或许这就是时代的车轮吧。旧的要给新的让路,慢的要被快的取代。只是当所有的店铺都变得千篇一律,所有的菜品都追求新奇刺激,我们反而会格外想念那些简单、踏实、不会轻易改变的味道。
稳固之地难寻速食之所,找的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生活里那些值得依靠的常态。现在每次路过关闭的店铺,我都会想,明天会不会有另一家熟悉的店突然消失?这种担忧让人心里不踏实。也许我们需要的不多,就是那么几家认认真真做饭、本本分分经营的小店,能让我们在疲惫的时候,推门就能找到熟悉的温暖。
日子还在继续,饭总要吃。只是不知道下次推开门,还能不能遇见那个笑呵呵的老板,听见那句"今天还是老样子"的问候。这份期待,大概会一直留在心里,成为我们对这座城市最温柔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