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品茶海选工作室,龙海茗茶优选会所
这两天路过城东新建的商务区,发现巷子深处悄悄开了家龙海品茶海选工作室。墨色招牌衬着暖黄的灯带,倒是让整条街都带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推门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原木茶台旁摆着十来只琉璃茶叶罐,每只罐子里都装着不同年份的茶样。穿棉麻褂子的茶艺师正在冲泡凤凰单丛,蜜兰香混着水蒸气缓缓升起,倒把窗外的车马喧嚣都隔在了另一个世界。
当茶叶遇见选择题
主理人是个笑起来带酒窝的姑娘,她捻起根白瓷茶针轻轻拨动叶底:“很多人以为品茶是玄学,其实就像挑水果要看纹路闻香气——喏,这泡2022年的白牡丹,现在喝带着青杏香,存叁年会转化出枣香...”她说话时总爱用手指虚点着茶汤,仿佛在讲解幅会呼吸的水墨画。
隔壁桌的退休教师王老师是常客,他端着汝窑杯若有所思:“以前买茶全凭店家推荐,现在能同时对比五款普洱,连海拔1500米和1800米的滋味差异都喝得明明白白。”他最近迷上收集不同山头的冰岛茶,手机里存着几十条茶叶转化记录。
茶汤里的时光魔术
沿着旋转楼梯上到二楼,整面墙的恒温茶仓令人震撼。透过玻璃能看到2015年的老白茶披着银灰茶毫,另一格的牛栏坑肉桂还贴着清明时节的采摘标签。穿堂风掠过麻布茶包,带起陈年茶叶的干爽香气,像是把整个武夷山的秋天都收在了这方天地。
负责茶仓管理的陈师傅有双神奇的手,他抓把茶叶在掌心轻轻摇晃,就能判断出转化程度:“这片06年的熟普刚开始出药香,再放半年会更醇厚。”见他用紫砂罐给新到的凤凰单丛醒茶,那专注劲儿仿佛在给新生儿整理襁褓。
转角遇到来选商务茶礼的李经理,他正对着两款金骏眉犯难。“左边这款花果香突出,适合年轻客户;右边这款蜜香沉稳,更对老茶客胃口。”茶艺师说着往盖碗里续水,琥珀色茶汤在瓷白器皿里漾开涟漪,“其实可以拼配两种茶,让茶礼既有新意又不失稳妥。”
暮色初临时分,工作室渐渐热闹起来。穿汉服的大学生带来新淘的建水陶壶,金融街的白领们组团来尝春日头采龙井,还有人专门来问适合配绿豆糕的夏日冷泡茶。玻璃门上渐渐凝起薄薄水雾,映着屋内影影绰绰的人影,倒像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龙海茗茶优选会所的灯牌在夜色里亮起来时,茶艺师正在给最后一批客人打包茶叶。棉纸包裹的茶饼迭成小山,封口处贴着手写品饮建议。窗外霓虹闪烁,而满室茶香仿佛把时光都泡得温柔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