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火车站小巷子价格,附近胡同价位参考

发布时间:2025-11-04 08:34:54 来源:原创内容

巷子里的烟火账本

那天从莱阳火车站出来,天已经擦黑了。顺着人流往外走,没几步就拐进了站前那条熟悉的小巷。巷口卖烤地瓜的大爷还是老样子,炉子里的炭火映得他脸红扑扑的。我正琢磨着晚饭,忽然想起朋友前两天问我的事儿——他想在附近租个房,让我帮忙打听打听行情。

你说现在这房价啊,真是让人挠头。我掏出手机查了查,好家伙,新建的高层小区月租都得两千往上走了。转头看向巷子深处那些老居民楼,墙面虽有些斑驳,但晾衣绳上飘着的衬衫、窗台上摆着的绿植,倒是格外有生活气息。

“老板,这附近一室一厅现在什么价?”我在巷子口的房产中介门前停下脚步。穿西装的小伙子挺热情,翻开本子给我看:“朝南的得一千八,要是朝向差点的,一千五也能拿下。”他指了指对面那栋楼,“那栋刚翻新过,价格就上去了。”

再往里走,碰见个正在收衣服的大姐。听我问起租房的事,她擦了擦手上的水:“我家楼上那户刚搬走,六十平,简装,听说房东要一千二。”她压低声音,“你要真想租,我帮你说说,兴许能再便宜点。”

这巷子里的房价,还真是高低不一。新装修的和老房子能差出好几百,就像巷子口那家新开的奶茶店,和往里走五十米那家开了十年的理发店,价格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走着走着,忽然闻到一阵香味。是那家老字号的牛肉面,二十块钱一大碗,汤浓肉烂。老板说他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店面,租金每年涨百分之五,但面价叁年没变过了。“街坊邻居都熟,不好意思涨价啊。”他擦着桌子笑道。

巷子深处有家旧书店,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他说这店面是他自己的,不用交租金,所以书价特别便宜。“十年前卖五块的书,现在还是五块。”满屋的书香和窗外飘来的饭香混在一起,忽然让人觉得,这条巷子的价值,好像不能光用价格来衡量。

再往前,是去年新开的青年公寓。前台小姑娘说,他们这儿主打拎包入住,月租两千二,包水电网络。“主要租给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图个方便。”她递给我一张宣传单,“现在还剩最后两间。”

这一路问下来,心里大概有了谱。从巷子口的精装公寓到深处的老房子,价格能差出一倍还多。但贵的未必就好,便宜的也未必差——关键还得看住的人图个什么。有人愿意多花点钱住得舒心,也有人更看重实惠,反正火车站就在旁边,去哪儿都方便。

天色完全暗下来了,巷子里的路灯一盏盏亮起。那些亮着灯的窗户后面,是正在炒菜的主妇,写作业的孩子,还有刚下班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租客。每个亮光里,都是一个对于家的故事。

往回走的时候,又在巷口遇见那个烤地瓜的大爷。“打听清楚了?”他笑眯眯地问。我点点头,买了个热乎的地瓜捧在手里。忽然觉得,这条巷子就像手里这个地瓜,外表朴实,内里温热,价格亲民,却最是抚慰人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