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专属茶艺工坊个性服务之旅
走进百色品茶工作室的那一刻,我就被空气中弥漫的茶香包围了。这味道不像商场茶柜那么浓烈,倒像是雨后山林里飘来的草木清香,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穿棉麻衫的茶艺师朝我点点头,没急着介绍产物,反而先递来一杯温热的桂花乌龙:“走了挺远的路吧?先歇歇。”就这一句话,突然让我觉得,今天这趟来得值。
原来喝茶还能这么“量身定做”
茶艺师小陈取茶具时,我注意到工作台上摆着七八种不同的盖碗。她见我好奇,笑着解释:“宽口的适合冲泡舒展的叶片,收口的能聚拢高香茶的气韵——您刚才说常熬夜,那我们试试这款陈皮熟普?”她边说边调整水温,动作不紧不慢,“第一泡我们快速出汤,主要唤醒茶叶。您要是喜欢醇厚些的,第二泡可以多坐杯五秒。”
这种细致我在普通茶店从没遇到过。当温热的茶汤滑过喉咙,小陈轻声补充:“很多人觉得熟普沉闷,其实配少许叁年陈化的陈皮,刚好化解腻感。您要是平时用电脑多,下次可以试试加入两朵杭白菊。”我捧着茶杯有点惊喜,这哪是卖茶,分明是给每个喝茶的人量身找知音。
看着窗外的老榕树,我突然想起上次在朋友家喝的岩茶。小陈从茶柜取来茶样时,居然先聊起那年去武夷山采风的见闻:“好的岩茶就像有意思的人,初尝觉得霸道,处久了才品出层次。您朋友那款应该是半岩肉桂,要是感兴趣,我们先用轻焙火的试试?”
连茶杯都会认人
最让我惊讶的是选茶杯的环节。架子上摆着二十多种杯型,磨砂感的建盏,透亮的白瓷,手绘的青花...小陈建议我先用宽口杯:“您习惯大口喝茶,宽口散热快,正好。”等我第叁泡尝新茶时,她默默换上个聚香型的闻香杯:“这款单从茶香气跌宕,用这个能捕捉前中后调的变化。”
隔壁桌传来轻轻的笑声。转头看见两位老先生在试凤凰单丛,茶艺师正指着茶汤说:“您看这金黄透亮的茶汤,是不是像咱百色夕阳下的右江?”其中一位老人推推眼镜细看,忽然拍腿笑道:“还真是!这茶喝着都有故乡味了。”
阳光斜斜照进工作室,在茶席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数了数,这两个小时里,我们调整过叁次水温,换过四套茶器,尝了五种茶叶拼配方案。离开时我不仅带了定制的茶品,还记了满脑子的冲泡心得。小陈送我到门口,顺手塞给我一小包茶点:“下次带您说的那款云南月光白来,我们试试冷萃。”
走在回去的路上,手里提着的茶包散发着淡淡的香。这次百色品茶工作室私人定制体验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煮茶,她总会根据天气和我们的心情调整茶方。现在明白了,最好的茶艺不是多玄妙的技法,是能把每片叶子泡出它该有的样子,让喝茶的人遇见最对味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