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学生品茶上课,校园茶艺课堂实践

发布时间:2025-11-06 10:03:55 来源:原创内容

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在茶海上洒下斑驳光影。教室里没有粉笔摩擦黑板的声响,只有陶壶里水将沸未沸的轻鸣。十几个学生围坐在长桌旁,目光专注地盯着茶艺老师手中的盖碗——这是万宁市某中学每周叁下午最特别的课堂。

“注意看手腕转动的弧度。”茶艺老师林婉清轻声示范,青瓷盖碗在她指尖轻转,“茶汤颜色变了,就是出汤的最佳时机。”坐在前排的高一学生陈雨晴学着她的动作,却在注水时手抖了一下。“哎呀,水洒了!”她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林老师笑着递过茶巾:“没关系,我刚开始学茶时,把整壶水都打翻过呢。”

从陌生到熟悉的味道

教室里飘着凤凰单丛特有的兰花香。刚开学时,不少学生连茶具都认不全。班长李哲第一次泡茶时,直接把茶叶扔进保温杯。“我爸都这么喝。”他挠着头解释。现在他已经能准确分辨出正山小种淡淡的松烟香。

“其实品茶就像认识新朋友。”林老师常说,“要慢慢了解它的性格。你看这泡白毫银针,水温太高就会烫伤它,得用85度的水轻轻唤醒。”学生们发现,原来每种茶都有属于自己的温度和时间。就像班上每个同学,有的活泼如铁观音香气高扬,有的沉稳似熟普洱醇厚内敛。

最让老师们意外的是,这个看似“不务正业”的课堂,反而让学生们更懂得专注。那个总在数学课走神的王明,现在能安坐四十分钟完整泡好一道茶。“等待茶叶舒展的时候,心自然就静下来了。”他这样说。

茶香里的新发现

随着校园茶艺课堂实践的深入,变化在悄然发生。上学期学校文艺汇演,茶艺小组的节目成了黑马。没有炫目的灯光特效,只有茶筅击拂抹茶的清响。当淡绿茶沫在茶碗中泛起细腻泡沫,台下响起了热烈掌声。

更让人惊喜的是,学生们把品茶课上学到的专注带到了其他课堂。语文老师发现,描写茶香的作文里出现了“像是把整个春天装进了茶杯”这样灵动的句子。历史课上讲到茶马古道时,同学们讨论得格外起劲——他们都在茶艺课上学过古代茶饼的压制方法。

家长群里也开始议论纷纷。李哲妈妈晒出儿子在家泡功夫茶的照片:“以前周末就知道打游戏,现在居然教爷爷奶奶品茶。”照片里,祖孙叁代围坐在茶盘前,蒸汽袅袅升起。

窗外木棉花絮飘飞,又是一个品茶日的黄昏。陈雨晴正在练习明天要展示的“凤凰叁点头”。水流从壶嘴倾泻而下,准确注入叁个品茗杯,动作行云流水。“我觉得泡茶最神奇的是,”她停下动作想了想,“当你全心投入时,时间会变得很轻很柔。”

茶香还在教室里萦绕。不知哪个同学的古琴曲从手机里轻轻流出,与茶具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成特别的旋律。这个下午,年轻的心灵在与古老茶文化的对话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林老师站在教室后排,看着学生们专注的侧脸,忽然明白有些教育,就像好茶的回甘,总要慢慢才能品出滋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