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男人喜欢的小巷子,男人钟情的万宁小径
万宁男人喜欢的小巷子
你说奇怪不奇怪,在满大街都是网红打卡点的今天,万宁的男人反倒对犄角旮旯的小巷子情有独钟。他们不往海边扎堆,偏偏喜欢往老城区那些窄得只容得下两人并排走的小道里钻。这些巷子没有名字,地图上找不着,可你要是跟着本地阿叔走上一回,准能品出点不一样的味儿来。
就说我认识的老陈吧。那天下午太阳正毒,他领着我七拐八绕,突然就钻进条墙头爬满叁角梅的巷子。青石板路被踩得油光发亮,墙缝里还长着厚墩墩的苔藓。老陈顺手在巷口茶摊拎了壶鹧鸪茶,往树荫下的竹椅一坐,眼睛就眯成了缝。"在这儿坐半个钟头,比吹空调舒坦。"他说的还真是,穿堂风裹着海水的咸味掠过耳边,恍惚间能听见叁十年前的船号子。
往前再走几步,剃头师傅老王的推子正在客人头上嗡嗡作响。他那铺子就开在自家门廊下,镜子挂在斑驳的砖墙上,工具箱还是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来理发的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往藤椅里一陷,闭着眼就能絮叨半下午。隔壁阿婆在门槛上择豆角,偶尔抬头插两句话,说的都是我听不大懂的海南话。
要说这条男人钟情的万宁小径最妙的地方,是它总在你不经意时给你惊喜。拐角处突然冒出个卖冬瓜糖的担子,竹篾筐里垒着晶莹剔透的糖块;再往前几步,修表匠的橱窗里摆着上海牌老手表,表针还在不紧不慢地走着。这些手艺活像是被时光遗忘在这里,却又真真切切地活在每个寻常日子里。
巷子尽头有家老爸茶店,傍晚时分最是热闹。几张矮桌往榕树底下一摆,男人们就端着搪瓷杯凑到一块儿。他们不说股票房价,话题总绕着谁家渔船回来了,哪片海域的马鲛鱼正肥。说到兴起时,有人掏出随身带的洞箫吹两句琼剧,那调子悠悠地飘过巷弄,惊起了谁家屋顶的鸽子。
我在石阶上坐着等日落,看见个穿校服的少年骑车穿过巷子,车铃叮叮当当响了一路。他在这条男人钟情的万宁小径上长大,将来或许也会像父辈那样,把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寄托在这些弯弯绕绕的巷道里。这些巷子不像商业街那样光鲜亮丽,却装着最地道的市井气息,留着海风腌渍过的旧时光。
暮色渐渐浓了,巷口传来炒菜声,蒜蓉和空心菜的香气在空气里打架。老陈拍拍裤子起身,说该回家吃晚饭了。我们走到巷子口回头望,那些亮起的灯火像是落在人间的星星,温暖又踏实。这样的万宁男人喜欢的小巷子,大概就是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呼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