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玉林营业小巷子有哪些
这几天总有朋友问我,玉林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作为在玉林住了十来年的老街坊,我突然发现那些熟悉的小巷变得有点陌生——昨天还关着门的铺面,今天可能就飘出香味了。
顺着长堤路往右拐,钻进那个经常被游客忽略的巷口,眼前突然热闹起来。原来紧闭的卷闸门拉开了五六家,灯箱上写着"生料粉""牛腩煲"的字样亮着暖黄的光。老板娘正蹲在门口择空心菜,菜叶水灵灵的,一看就是今早刚送的。
巷子里的烟火气
往前走二十来步,砂锅粥的香味混着紫苏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店里就摆着六张桌子,这个点居然都坐满了。坐在门口的大爷吸溜着粥,抬头看见我便笑:"他们家虾蟹粥又开门了,还是老价钱!"这话听着就让人心安,仿佛日子又回到了从前的节奏。
转角处修理铺的卷闸门半开着,老师傅正在修电动车。我凑过去问了声:"师傅,最近玉林营业小巷子有哪些变化啊?"他头也不抬:"往前走,新开了叁家。往后巷,关了两家又开了四家。"这大概就是老街坊才懂的暗语,外人听着迷糊,我们却知道他说的是哪几条巷子。
说来也怪,这些小巷子就像会呼吸似的。疫情时安静得让人心慌,现在又慢慢活泛起来。虽然还比不上从前热闹,但至少能看到希望了。特别是傍晚时分,各家灶台升起的蒸汽在巷子里交织成网,那景象比什么风景都好看。
在卖酸嘢的摊子前停下,要了份芒果拌辣椒盐。摊主边切边念叨:"现在玉林营业小巷子有哪些?我们这条巷算是全活了,就剩尽头那家理发店还没开门。"她说的理发店我知道,老师傅回乡下带孙子去了,估计不会再回来开业。想想还真有点儿舍不得,毕竟在他那儿剪了七八年头。
走到巷尾突然闻到熟悉的螺蛳粉味道,抬头看见红色招牌又亮起来了。门口排队的人不算多,但都是老街坊。排在前面的大姐回头说:"他们家的酸笋还是老味道,就是辣度好像调低了些。"这话引得后面的人都笑起来,说肯定是老板年纪大了吃不得太辣。
天色渐暗,巷子里的灯一盏接一盏亮起。这些重新营业的小巷子,就像夜空中渐渐清晰的星星,虽然稀疏,却格外明亮。或许过不了多久,整片星空都会重新灿烂起来。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至少我们知道,那些熟悉的味道和人情味都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