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一夜倩找附近的女人,晋中晚间寻访邻近佳人
华灯初上,晋中老城的青石板路刚被夜雨洗过,倒映着两旁红灯笼的碎光。我站在客栈雕花木窗前,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堂弟发来的消息:“哥,听说你在晋中?能不能帮我找找小倩姐?她下午说来这边见朋友,到现在都联系不上。”
小倩是堂弟的未婚妻,性子活泼爱热闹。我赶紧拨通她电话,听筒里传来机械的女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窗外隐约飘来梆子戏的唱腔,夹杂着游客的谈笑声,这座千年古城在夜色中依然生机勃勃,可我要到哪里去找人呢?
古巷深深深几许
我决定从城隍庙附近开始找起,那是年轻人最爱逛的地方。夜市刚开张,烤肉摊冒着香气,糖画摊前围满了小孩。问了几个相熟的店主,都说今天没见过小倩。倒是卖剪纸的老杨提醒我:“要不你去新开的那个文创园看看?年轻人现在都爱往那儿跑。”
穿过两条巷子,耳边忽然传来熟悉的笑声。转身望去,几个女孩正在拍照,其中穿淡紫色连衣裙的背影很像小倩。我快步上前,那姑娘转过脸来——不是她。这时手机响了,堂弟说小倩朋友圈半小时前更新了张照片,定位在“晋阳书院”。
书院离这儿不远,我小跑着赶过去。月光下的老书院格外清幽,紫藤花架下确实有人影,走近才发现是夜读的学生。看门的大爷摇着蒲扇说:“刚才倒是有个姑娘来过,说是找人,转了一圈就往戏台那边去了。”
灯火阑珊处
戏台前的广场上正在演皮影戏,《叁打白骨精》演到精彩处,观众阵阵叫好。我在人群里穿梭,忽然在角落的茶摊看见个熟悉的身影——小倩正和一个白发老人说话,手里还拿着笔记本记录着什么。
“你可让我们好找!”我气喘吁吁地在她旁边坐下。小倩吓了一跳,连忙解释:“这是非遗传承人李师傅,我来做采访的,山里信号不好…”原来她为了完成非遗保护的论文,特意来找老艺人收集资料,本想采完就回去,没想到老人讲得起劲,一直聊到现在。
李师傅笑呵呵地添了杯茶:“姑娘问得仔细,连我爷爷那辈的唱腔都记下来了。”远处戏台传来铿锵的锣鼓声,几个老人正在调试手中的皮影,白色的幕布上,孙悟空的金箍棒上下翻飞。
送小倩回去的路上,她一直说着今天的收获:“那些老腔调再不记录就真要失传了…”夜色中的古城墙默然伫立,青砖缝里长出的草叶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我想起刚才在文创园看到的那些用皮影元素设计的文创产物,忽然理解了小倩的执着。
回到客栈已是深夜,给堂弟报完平安,我推开木窗。月光洒在院里的海棠树上,远处隐约还有弦子声。这座活着的古城啊,既留着老辈人的念想,也装着年轻人的坚持,就像今夜这场寻找,看似徒劳,却让我触摸到了晋中夜景里最真实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