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附近联系300元快速约见
最近龙海这地方,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和聊天群里都飘着些模模糊糊的消息。有时候刷着手机,突然就弹出“附近的人”打招呼,点开一看,头像挺模糊,签名也写得云里雾里,但意思都指向那个数——300块。我心里头就琢磨开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那天晚上下班,路边等车的时候,又收到一条。对方直接说“龙海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问要不要见个面。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这价钱倒是说得清清楚楚,可具体是干啥的,一个字都没提。心里有点好奇,又有点发毛,手指在键盘上悬着,愣是没敢回。
这事靠谱吗
回家跟邻居老张聊起来,他哼了一声:“现在这种事多了去了,你就当没看见。”他说上个月他表弟也遇上类似的,说是“附近联系300元快速约见”,结果到了地方,人影都没见着,反而被要求先转押金。表弟还算警惕,立马拉黑删除了。
我坐在沙发上,手机在手里转来转去。现在的人是真着急啊,连交朋友都追求快节奏。叁百块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就是一顿不错的晚饭钱。可花这个钱,到底能买到啥?安全感?陪伴?还是别的什么?
隔天上班,跟同事小王提了一嘴。她笑着说她也收到过,不过她直接回了一句“不好意思你找错人了”。她说现在这种“附近联系300元快速约见”的信息,十有八九都不太正经,要么就是骗钱的套路。真正想认识朋友的,谁会这么直接谈价钱?
想想也是。现在社交软件这么发达,真想交朋友,大把的正规平台可以用。何必用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而且安全问题也是个大事,谁知道屏幕那头坐着的是什么人?
后来我又特意观察了一阵子,发现这种信息还真不少。有时候是同一个人换着不同的号发,有时候是不同的人发着同样的内容。但核心都离不开那个数字——300元。这价格像是约定俗成似的,在这片区域形成了某种默契。
说实话,我挺不理解那些会回应这种信息的人。是太孤独了,还是太单纯了?或者是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难处?这社会变化快,压力大,可能有些人真的找不到别的途径来排解吧。
有一次我在超市排队,听见前面两个年轻人在嘀咕这事。一个说试过,结果特别失望;另一个劝他长点心,别什么人都信。他们声音压得很低,但我还是听见了那句“龙海微信附近人300元一次”,语气里带着后悔。
这事让我想了很多。现代人的社交方式变了,隔着屏幕说话变得容易,真诚相待反而难了。用钱能买来的关系,那能叫关系吗?转瞬即逝的相遇,真能解决内心的空虚吗?
现在再收到这种消息,我已经学会直接忽略了。不过偶尔还是会想,这现象背后,是不是藏着我们这代人的某种困境——既渴望连接,又害怕付出;既追求效率,又轻视过程。叁百块钱一次的见面,听着省事,但失去的,可能远比得到的多。
夜深了,我又收到一条新的好友申请,介绍里写着熟悉的内容。我轻轻点了拒绝,然后把手机放到一边。有些东西,还是慢慢来比较踏实,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