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同城约初中生500元,附近学生相约活动
那份简单的快乐
前两天刷朋友圈,看到老家表妹发了张合影,七八个初中生凑钱买了蛋糕,挤在镜头前笑得见牙不见眼。 caption写着“同城约伴成功!人均五十,快乐翻倍”。我盯着屏幕愣了会儿神,忽然想起以前在荣成读书的日子。
那时候哪有这么多零花钱啊,每周能揣着二十块出门都算“大户”了。最盼着周末,几个住得近的同学在辩辩群里喊一声“老地方见”,就骑着自行车往海边冲。有时候就是单纯坐在堤坝上,吹着海风聊明星八卦,或者看谁先被浪花打湿鞋。要是谁过生日,大家就把零用钱凑一凑,买个十五块的小蛋糕,剩下的够每人一瓶汽水。现在想想,那种快乐特别纯粹,根本花不了几个钱。
现在孩子们好像不一样了。上周路过步行街,听见两个穿校服的男生在商量:“周末那场凑够人没?再找两个就能摊到每人五百。”我下意识放缓脚步,五百?对我们那会儿简直是天文数字。他们说的“场”是什么?电竞比赛包场?还是租个场地办生日会?
后来特意问了在中学当老师的朋友。她说现在确实有些学生会组织“高端局”,比如租个别墅开派对,或者凑钱去新开的游乐场。 “有的孩子觉得这样才有面子,但你说真要每个初中生都掏五百块……其实大部分孩子还是凑个几十块钱,去奶茶店坐坐就挺开心。”
这话让我想起表妹那张照片。对啊,真正让人怀念的,从来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那种呼朋引伴的简单快乐。在荣成这样的城市,从城东到城西不过半小时车程,想见面真的不难。关键是,得找到愿意陪你傻乐的那群人。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多数荣成同城约伴的活动都很实在。图书馆写作业小组、体育场约跑、海边捡贝壳……这些才是主流。偶尔有几个组织去收费场所的,也多半是础础制,金额完全在合理范围内。那种需要花费荣成同城约初中生500元的活动,终究是极少数。
说到这个,突然记起个有意思的事。去年暑假,邻居家初中生自己搞了个“荣成老街探秘”活动,在贴吧发了帖子,结果来了二十多人。他们按网上找的老照片,去寻那些快被遗忘的老建筑,最后每人才花了十块钱买矿泉水。孩子们回来时兴奋得满脸通红,比去了趟迪士尼还开心。
或许,这就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吧。能把任何普通的事变得有意思,用最少的成本创造最鲜活的记忆。现在表妹她们搞的荣成同城约初中生活动,虽然比我们那会儿花样多了,但内核没变——就是想找群玩得来的伙伴,给平淡的生活添点色彩。
想着这些,我给表妹的朋友圈点了个赞,顺手评论:“下回回去带上我啊,阿姨请客。”她秒回了个调皮的表情:“那我们可不客气啦!”看着那个表情,我忽然觉得,无论时代怎么变,年轻的笑容永远是最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