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山南学子茶香课堂学习
最近听说山南那边学生上课都端着茶杯,这事儿挺新鲜的。茶香课堂学习?听着就让人好奇。
教室门一推开,先闻到的是淡淡的茶香。只见每个学生课桌上都摆着个陶瓷杯,有的杯口还飘着几片嫩绿的茶叶。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底下时不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喝茶声。这场景,乍一看还以为进了茶馆呢。
茶香里的专注力
你可能会想,边喝茶边上课,学生不分心才怪。可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坐在第叁排那个穿蓝色校服的男生,一边小口抿着茶,一边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他说自从开始上课喝茶,走神的次数明显少了。“以前上课到后半节总忍不住摸手机,现在手里端着茶杯,反而能坐得住了。”
教语文的李老师对此深有体会。她发现学生在品茶后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特别是下午第一节课,往常学生们总是昏昏欲睡。现在课前先泡杯茶,整个课堂氛围都不一样了。”她说这话时,顺手拿起讲台上的保温杯抿了一口。
这种山南学生品茶喝茶上课的方式,起初只是个别学生的习惯。有个女生总带着她爷爷给的普洱茶来上课,说是能提神。后来其他同学觉得这主意不错,纷纷效仿。没想到这个偶然的举动,竟然慢慢演变成了班级特色。
茶香课堂学习不只是在教室里喝茶那么简单。生物课上讲到植物分类,老师就直接拿同学们带来的茶叶当教具。龙井、铁观音、大红袍,不同的茶叶摆在课桌上,同学们观察叶形、闻香气、品茶汤,这比光看课本图片生动多了。
就连数学课也沾了茶的光。有次讲到函数图像,老师用茶水温度随时间下降的曲线举例。“你们刚泡好的茶是90度,过了十分钟还剩多少度?”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拉回了现实。
当然,刚开始推行时也遇到过麻烦。有学生不小心打翻茶杯,整张试卷都被茶水浸透了;还有同学为了争抢最后一包茶叶差点吵起来。后来班里制定了茶具使用规范,这些问题才慢慢解决。
现在走进山南的这间教室,你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茶杯:保温杯、玻璃杯、紫砂壶,甚至还有同学带来了家传的盖碗。每个茶杯背后,似乎都藏着一个小故事。那个用裂纹釉茶杯的女生说,这是她考了第一名时妈妈送的礼物;而总是带着小茶壶的男生则说,这茶壶陪他度过了整个初叁。
班主任王老师说,她最初也担心喝茶会影响课堂纪律,但现在反而觉得,这点茶香让教室变得更像家了。“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里学习,效果反而更好。你看他们现在上课时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什么课都适合喝茶。体育课前的课间,老师会提醒大家少喝点,免得跑步时不舒服;实验课上更是明令禁止带茶水进实验室。这些细节处的考量,倒让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慢慢拉长,又到了下午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陆续起身去接热水,教室里飘散着不同茶香交织的气息。几个学生围在窗边讨论刚才数学课的难题,手里的茶杯冒出袅袅白汽。
或许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些平凡的日常里。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在恰当的时节,做恰当的事。就像此刻,一杯温热的茶,一群专注的学生,一个充满茶香的课堂,这般景象,已然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