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淮北夜间小巷是否开放
淮北夜晚的小巷风情
昨天和朋友撸串时,他突然问我:"你说淮北晚上10点还有小巷子吗?"这个问题倒让我愣住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北人,我决定今晚亲自去转转。
晚上九点半,我从相山公园附近出发。主干道上灯火通明,可一拐进老城区,气氛就变了。巷口的馄饨摊还冒着热气,老板娘正麻利地收拾碗筷。"收摊啦?"我随口搭话。"再等会儿,还有几个老主顾没来呢。"她头也不抬地回道。
往巷子深处走,路灯渐暗。几个大爷还在路灯下下棋,旁边围着叁两个观战的。"将!"清脆的落子声在夜色里格外响亮。我发现很多人家都还亮着灯,窗子里飘出电视声、炒菜声,还有小孩练琴的声音。这和我想象中黑灯瞎火的情景完全不同。
走到民生巷时,遇见个夜跑的熟人。"这么晚还跑?""习惯了,这条巷子我跑了五六年,安全得很。"他抹了把汗,又补充道:"就是有些路段灯坏了,得留神脚下。"
说实话,走夜路最怕遇到死胡同。但在淮北的老巷子里,每条路都四通八达。偶尔能看见外卖小哥骑着电驴灵活地穿梭,他们对这片可熟了。跟着他们走,准能找到出口。
路过一个便利店,店主正在门口乘凉。"生意做到几点啊?"我买了瓶水问道。"看情况,夏天到十二点都有人。"他摇着蒲扇说,"这条巷子住着不少夜班族,半夜回来总要买点吃的。"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巷子都热闹。有些新开发的小区周边,巷子确实黑漆漆的。但我发现个规律:凡是还有居民生活的老巷子,晚上十点前后都挺有人气。晾在阳台的衣服,停在院里的电动车,都让这些巷子充满生活气息。
转到古城路附近时,已经十点四十了。巷子口的烧烤摊刚开始上客,几个年轻人坐在小马凳上喝酒聊天。炭火的红光映在青砖墙上,恍然间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这趟夜游让我明白,淮北夜间小巷是否开放,关键要看"生活"还在不在。只要还有炊烟,还有灯火,还有往来的人群,这些巷子就永远敞开着。它们像城市的毛细血管,在夜色中静静流淌着温热的生活。
回家路上,我给朋友发了条语音:"巷子都在呢,改天带你走走?"他秒回:"成!下次我请客,边逛边吃!"看来,淮北的夜巷又要多两个夜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