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学生高价通话叁小时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上周五,明光中学初二学生小林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他花了整整八百块钱,和网友通了叁个小时电话。
小林的妈妈发现微信余额不对时,还以为遭遇了网络诈骗。她急匆匆冲到儿子房间,没想到小林正戴着耳机,边记笔记边说:“您刚才说的解题思路我明白了...”书桌上摊着五六本练习册,草稿纸密密麻麻写满了公式。
那个改变局面的电话
“妈,这钱花得值!”小林摘下耳机,眼睛亮晶晶的。原来电话那头是去年刚考上省重点高中的学长。期中考试小林数学险些不及格,那个学长正好在论坛分享学习经验,两人就这样联系上了。“学长给我讲了整套几何解题方法,比我上过的所有补习班都有用!”
听到这里,小林的妈妈心情复杂。这笔钱相当于她大半个月的菜金,但看着儿子第一次对数学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她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件事很快在家长群里传开了。有人觉得这孩子太不知柴米贵,八百块干什么不好?也有人悄悄打听那位学长的联系方式——毕竟,如果能帮孩子开窍,这钱花得似乎也不冤。
班主任李老师知道后,特意找小林聊了聊。让她惊讶的是,小林不仅把通话内容整理成了十几页笔记,还在最近的小测中把数学成绩提高了二十分。“那个学长讲的方法特别对路子,他说他当初也是这么开窍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在反思,我们是不是总在花钱买心安?报最贵的辅导班,买最多的参考书,却忘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时候,那个能点燃学习热情的火花,可能就藏在一段真诚的对话里。
当然了,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但小林的故事至少给我们提了个醒:在教育的路上,有时候最贵的不是最对的,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键是找到能让孩子眼睛发亮的那把钥匙。
后来听说,那位学长把八百块退了一半给小林的妈妈。他在微信里说:“阿姨,其实能帮到学弟,我比自己考了好成绩还高兴。”这个结局,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温暖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