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如何找学校里出来卖的,阆中校内学生售卖渠道
校园周边的小发现
昨天路过阆中古城那边的学校,正好赶上放学,校门口一下子热闹起来。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在校门右侧摆了张小桌子,上面整整齐齐码着手工制作的古镇明信片,旁边还有个女生在编中国结。有个男生笑嘻嘻地跟我说,这是他们美术课的作业,十块钱叁张,卖得还挺好。
其实在阆中想了解学生自己做的小生意,压根不用刻意“找”。这些孩子没租店面,也不会大声吆喝,他们就利用放学那半小时,在学校允许的范围内摆个小摊。你经常能看到卖手工皂的、卖书法作品的,还有把自己种的多肉植物分成小盆来卖的。这些东西可能不贵重,但那份用心劲儿特别打动人。
我跟守门的大爷聊了会儿,他说学校其实挺支持这种实践活动,只要不影响交通和秩序,放学后那段时间都允许。这倒让我想起,阆中校内学生售卖渠道其实挺有意思——它不是固定的店铺,而是流动的、季节性的。比如端午节前会有学生卖手工香包,中考高考前会有毕业生转让学习资料,寒假前则可能卖些自己写的春联。
有个卖叶脉书签的女孩跟我说,她每周最多来摆两次摊,因为还要上晚自习。问她为什么做这个,她有点不好意思:“就是喜欢做手工,而且能赚点零花钱买画具。”她妈妈后来告诉我,自从孩子开始做这个,反而更会安排时间了,周末也不总抱着手机了。
这些零零散散的小摊子,倒成了阆中各个学校周边独特的风景线。你说它算是正经生意吧,规模实在太小;说它不是吧,孩子们又确实在认真地考虑成本、设计和销路。我见过最有趣的是一个初中男生,他卖自己雕刻的古镇建筑橡皮章,还准备了小本子让买家盖印章留念——这心思,好多成年人都想不到。
要是你真想找这些学生做的东西,我给你支个招:最好在周五下午四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去学校正门或者侧门转转。这个时候他们刚放学,又不急着回家,摆摊的学生最多。另外啊,有些班级会集体组织义卖活动,那场面更热闹,卖的东西种类也更丰富。
记得有次我看到几个高中生在校门口卖自己设计的阆中旅游攻略手账本,他们把古城的每条巷子都画成了卡通地图,还标注了哪些小店最值得逛。当时有个游客翻看之后特别惊喜,直接买了五本,说要带回去送朋友。那个带头的学生眼睛都笑弯了,转身就跟同伴商量要不要再做第二批。
这种校园周边的小集市,东西可能不如商场里的精致,价格也都很实在。但每件小物品后面,都能看到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的闪光。有时候买个小物件,他们还会很认真地跟你讲解制作过程——那种自豪感,可不是随便在商店买东西能体会到的。
所以啊,在阆中想找学校里学生卖的东西,与其说是购物,不如说是在感受这座古城里年轻一代的巧思和活力。下次你要是路过学校周边,不妨放慢脚步多看两眼,说不定就能淘到让你眼前一亮的小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