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邻近街巷200元服务
夜色中的车站与小巷
傍晚的东营火车站总是热闹的。出站口涌出疲惫的旅客,拉客的司机高声喊着地名,空气中混杂着香烟和快餐的味道。我站在广场边上,看着人群像潮水般四散流开,不少人拖着行李箱匆匆赶往预定好的酒店。就在这片喧嚣背后,隔着一条马路,是另一番景象——几条安静得有些过分的小巷子,路灯昏黄,偶尔有几个模糊的人影在巷口晃动。
说实话,我路过这儿好几次了,心里一直挺纳闷。火车站周边嘛,按理说应该是便利店、小餐馆的天下,可这几条巷子,既不像居民区,也没几家正经店铺。直到有一次,我听见两个等活的司机闲聊,一个说:“喏,那边,两百块就能解决。”另一个心照不宣地笑了笑。我才隐约明白了些什么。东营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这个说法,就像一阵风似的,在特定的人群里悄悄流传。
这事儿吧,你说它隐蔽,它其实就在人来人往的车站旁边;你说它公开,它又缩在那些光线照不清楚的角落里。感觉特别矛盾。
巷子内外的两种世界
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好奇心,我找了个晚上,假装等人,在离巷子不远的一个报刊亭旁边站了会儿。确实能看到一些中年男子,不怎么带行李,在巷口稍作张望,然后就快步走了进去。待不了多久,十几二十分钟吧,又会看到他们低着头走出来,很快消失在车站广场的人流里。整个过程快得像按了快进键。
报刊亭的大爷大概看出我待得有点久,递给我一瓶水,压低声音说:“小伙子,别瞅了。那儿啊,就是些……做那种生意的人。”他顿了顿,“邻近街巷200元服务,差不多都是这个价。白天消停,天一黑就活泛起来了。”我问他没人管吗?他摇摇头,叹了口气:“都是讨生活的人,有的是刚下火车找地方住的,有的是本地的……散了又聚,难啊。”
这话让我愣了一会儿。是啊,站在外面评判总是容易的。但对于那些选择走进巷子的人,无论是提供服务的,还是寻找服务的人,背后可能都各有各的难处,或是我们无法理解的孤独。这邻近街巷200元服务,对一些人来说,或许只是匆忙旅途中的一个插曲,一种廉价的慰藉;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可能是无奈之下谋生的手段。
我忽然想起以前在别的大城市火车站也见过类似的情景。好像只要有车站的地方,就难免会滋生出这样的灰色角落。它们满足着某种需求,却又游走在边缘,构成了城市里一个隐秘又真实的部分。
风有点凉,我裹了裹外套准备离开。回头又望了一眼那几条巷子,昏黄的灯光下,影子被拉得很长。东营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这个听起来像暗号一样的说法,它所代表的,远不止是一场简单的交易。那里面藏着这座城市的另一面,藏着一些人的疲惫、欲望,或许还有说不出口的无奈。车站的钟声敲响了,洪亮而悠扬,它似乎在提醒每一个人,该继续赶路了。而这几条小巷子,在夜色中,依然会继续它沉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