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附近联系400元即刻相约
昨晚刷朋友圈时,突然弹出一条消息:"宜城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这行字在昏暗的手机屏里显得格外扎眼。我盯着那句"附近联系400元即刻相约",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半天没动。现在连打招呼都这么直接了吗?
巷口王叔的便利店还亮着灯,我下楼买烟时顺口提了这事。他边找零钱边摇头:"上周老李家闺女就遇着了,说是加了微信非要转钱,吓得孩子连手机都不敢要。"我们俩站在玻璃柜台前沉默了一会儿,路灯把树影投在水泥地上,晃得人心慌。
藏在二维码背后的陷阱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宜城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的套路经不起推敲。对方往往用模糊话术吊人胃口,真加上微信就开始要路费押金。我表弟上个月就着了道,钱转过去立马被拉黑,最后对着红色感叹号发愣。
社区民警小张来做过反诈宣传时说过,现在这些人连头像都换成看起来很亲切的生活照。有回他们蹲点抓到个骗子,发现对方同时用六部手机操作,每部都存着不同角度的自拍视频。
昨天路过菜市场,听见两个阿姨在闲聊:"张家媳妇的侄女差点被骗去酒店,还好走到半路觉得不对,假装犯胃病跑进药店求救。"卖菜大姐切着冬瓜直叹气:"这世道,连买菜都要盯紧二维码,别说微信上那些没头没尾的消息了。"
其实那些所谓"附近联系400元即刻相约"的账号,滨笔地址经常在外省。就像小区物业贴的通知说的,真要有正经事,谁会在招呼语里直接标价?这话在理,正常交友哪有先把价钱拍在脸上的。
我邻居陈姐在移动营业厅工作,她说最近来办新卡的中学生特别多。细问才知道是加了那种"400元一次"的账号,被吓到不敢用旧手机。孩子们攥着新厂滨惭卡的手都在发抖,真是造孽。
有时候深夜加班回家,看见暗处突然亮起的手机屏幕,总会想起之前那个新闻。有个外卖小哥因为顺手举报了色情诈骗群,第二天车胎就被扎了七个小孔。这事后来怎么解决的没人知道,但黄色警示漆画的圆圈还在小区围墙上了留了大半年。
现在每次听到微信提示音,我都会下意识瞥一眼消息来源。那些标着价格的陌生账号就像雨后的毒蘑菇,看着鲜艳,碰不得。或许该学学前楼李奶奶,她老人家的智能机永远开着"拒绝一切陌生人消息"的模式,虽然错过几个快递电话,但睡得特别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