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汽车东站有小巷子吗,周边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3 06:33:08 来源:原创内容

昨天有位外地朋友问我,丹江口汽车东站附近有没有小巷子?他说想找点接地气的小店,又怕绕路。这话倒让我想起第一次来这儿找路的经历。

汽车东站正门对着人民路,往右走两百米有个不起眼的岔路口。拐进去立马感觉不一样——喧闹的车流声像被按了静音键,头顶的电线把天空分成蓝格子,二楼晾着的衬衫还在滴水。这条巷子没有正式名字,当地人都管它叫"老食品公司巷",因为尽头是上世纪的红砖厂房。

藏在巷尾的二十年早点铺

顺着斑驳的围墙走到尽头,右手边有家蒸笼冒白气的店。王师傅的豆皮店开了二十二年,凌晨四点就开始磨米浆。他边说边用铜锅转着圈:"现在年轻人都找网红店,其实最香的味道都在巷子深处。"刚出锅的叁鲜豆皮金黄酥脆,香菇丁和笋尖的鲜味扑鼻而来。常来的出租车司机习惯靠在墙边快速吃完,临走往铝盒里扔几个硬币。

往回走到中段,左侧有条仅容两人通过的窄巷。墙角青苔比手机壳还厚,晾衣竿横跨两栋楼,掛着碎花睡衣和工装裤。住在叁楼的李奶奶在窗台养茉莉花,她说夏天傍晚香得能飘到车站广场。这些纵横交错的小巷像城市的毛细血管,把繁忙的交通枢纽和慢节奏的市井生活悄悄连接起来。

转角遇到的修补匠

修鞋匠老周在拐角摆了十五年摊子。他的叁轮车就是个移动工作室,鞋油、锥子、不同颜色的线团塞得满满当当。"现在整条街就我还在补鞋,"他举起裂口的运动鞋,"年轻人鞋没穿坏就扔啦。"但总有人特意找来,修完鞋坐在马扎上聊会儿天。背后的红砖墙上留着各种划痕——小孩的身高线、搬家具的刮痕、模糊的粉笔画,都是时光走过的证据。

其实丹江口汽车东站周边小巷位置比想象中丰富。除了主巷,还有通往居民楼的支巷,以及连接背街菜市场的通道。这些巷子宽窄不一,最窄的地方得侧身过。地面铺着不规则的石板,雨后泛着青光,墙角偶尔能看到用粉笔写的"修家电"号码。虽然手机导航常在这些地方失灵,但问路时总能得到热心指点。卖菜回来的阿姨会详细说:"看见红邮箱往右拐,水果摊左转就是。"

黄昏时分,巷子里的生活气息最浓。各家厨房飘出炒辣椒的香味,补习班的孩子蹦跳着踩过积水坑,窗台传出新闻联播的前奏曲。站在巷口回望,汽车东站的霓虹灯刚刚亮起,而巷子里还是那片昏黄温暖的路灯光。或许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巷,正是我们认识一座城市最真实的入口。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