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火车站150快餐,安宁车站快餐150元
那天路过安宁火车站,碰见老同学小李拖着行李箱在站前广场张望。"找啥呢?"我上前拍拍他肩膀。他指着手机屏幕直叹气:"听说这儿有家150块管饱的套餐,这都转叁圈了..."
阳光把站前那棵老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们蹲在花坛边上啃着刚买的煎饼。"你说现在火车站吃饭真是两难,"小李抹了抹嘴,"餐厅里随便两个菜就要上百,便利店的面包又吃不饱。"这时有个穿工装的大叔拎着保温箱经过,箱子上贴着"150套餐"的贴纸。
藏在巷子里的热乎饭
跟着大叔拐进车站后街,蓝色棚子下摆着五六张折迭桌。老板娘正给旅客舀排骨汤,浓郁的香气飘了半条街。"咱这安宁火车站150快餐做了八年啦,"她擦擦围裙,"都是当天现炒的菜,荤素搭配还送例汤。"
旁边戴眼镜的小伙子接过餐盒直点头:"我们跑货运的常在这儿吃,比站里便宜一半,分量还足。"他的餐盒里装着红烧肉、番茄炒蛋和清炒时蔬,米饭压得实实在在。刚下火车的旅客叁叁两两围坐,扒饭的速度快得像打仗,但脸上都带着满足。
有个带孩子的母亲正跟老板娘商量:"能多加个蒸蛋吗?孩子吃不了辣。""等着啊,马上给您单蒸一个!"系围裙的姑娘转身就往厨房跑。母亲笑着掏钱,老板娘却摆摆手:"蒸蛋算送的,出门在外都不容易。"
忽然想起上个月在高铁站花78元买的盒饭,冰冷的虾仁嚼着像橡皮。眼前这冒着热气的炒菜锅,倒让人想起老家灶台的味道。小李狼吞虎咽吃着青椒肉丝,含糊不清地说:"早该发现这地方的,上次在站里吃面花了一百多还没吃饱..."
老板娘的儿子放假也在店里帮忙,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利落地收拾碗筷。"我妈总说不能因为便宜就糊弄,"他指着墙上贴的食材采购单,"菜市场王阿姨家的猪肉,李奶奶种的青菜,这些老街坊都认识多少年了。"
夕阳西斜时又来了一拨旅客,穿西装的大哥熟练地点餐:"还是老样子,菜多饭少。"显然已是熟客。他的同事好奇地问怎么找到这地方的,"上次赶车时闻着香味摸过来的,比商务餐实在多了。"
巷口飘来烤红薯的香气,混着厨房里炝锅的滋啦声。准备夜车的旅客在这里慢慢吃着,不像候车室里那般行色匆匆。有个老爷爷小心地把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带着明早吃,酒店自助餐太贵咯。"
回车站的路上,小李若有所思地看着手里的矿泉水:"有时候觉得,这些藏在市井里的小店,比那些连锁餐厅更懂出门人的胃。"远处列车鸣着汽笛进站,站前广场的霓虹次第亮起。那些拖着行李的身影里,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在离站台两百米的小巷中,有着热汤热饭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