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学生品茶工作室,安达学子茶室交流坊
走进安达学生品茶工作室,总能闻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几个学生围坐在原木茶桌前,有人正小心翼翼地往紫砂壶里注水,热气腾起时,坐在对面的女孩轻轻"呀"了一声:"快看,茶叶舒展开了!"
这里不像传统的茶馆,没有繁琐的规矩,也没有老派的陈设。墙角的书架塞着不少专业书,桌上还摊开着一本《茶经》和两本高分子材料学教材。这种奇妙的混搭,倒让整个空间透着年轻人才懂的自在。
茶香里的慢时光
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我还分不清龙井和毛峰的区别。负责泡茶的学长却不着急,他边说边示范:"你看,绿茶的冲泡水温不能太高,80度左右刚好。"水流沿着杯壁缓缓注入,茶叶在玻璃杯中上下翻飞,像在跳一支安静的舞蹈。
说来也怪,在别处总是匆忙赶路的我们,在这里却能安心坐上整个下午。手机偶尔会在口袋里震动,但没人急着去碰。也许这就是茶的魔力——它让你不得不慢下来,等着水烧开,等着茶叶舒展,等着茶汤慢慢变浓。
有一次下雨天,窗外雨声淅沥,我们喝着刚到的凤凰单丛。那种特有的兰花香在唇齿间流转,一个文学院的女生忽然说:"这味道让我想起老家雨后竹林的气息。"就这一句话,引出了在场每个人对于故乡的记忆。茶还是那杯茶,却因为分享,多了几分温度。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安达学子茶室交流坊最吸引人的,从来不只是茶。上周叁晚上,我碰巧遇到一群学生在讨论社团活动策划。他们面前摆着一壶普洱,深红的茶汤见了底,可讨论的热情丝毫未减。"我觉得可以结合当下的国潮热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把茶道演示和汉服体验放在一起。"
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再平常不过。有时是几个同学凑在一起修改论文,有时是社团骨干商量活动方案,甚至还有跨专业的同学在这里组队准备创业比赛。茶成了最好的媒介,让陌生的变得熟悉,让拘谨的变得放松。
创办这个空间的大四学生小林说过这么一句:"我们想做的,就是给同学们一个能放心说话、安心发呆的地方。"确实,在这里,你既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能享受独处的宁静。书架后面那个靠窗的角落,就经常有同学一个人对着笔记本电脑,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梧桐树,抿一口已经微凉的茶。
茶凉了可以再续,就像那些一时想不通的问题,放一放,或许就会有新的灵感。这种不紧不慢的节奏,在如今快节奏的校园生活里,显得格外珍贵。
最近一次去,发现多了几罐新茶。负责茶艺的同学热情地推荐:"这是今年春茶,要不要试试?"我点点头,看着她熟练地温杯、投茶、冲泡。热气氤氲中,忽然明白这个空间为什么能留住这么多人——它用一杯茶的时间,让我们在忙碌的学业间隙,找到了难得的从容。
隔壁桌传来轻轻的谈笑声,几个学生正在讨论下周的课堂展示。他们的茶杯见底了,又有人主动起身续水。这样的画面,每天都在安达学生品茶工作室里静静上演,平凡,却自有打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