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鹤山小巷情缘何处寻
鹤山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这个问题突然冒出来的时候,我正站在青石板路上发呆。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巷子,把斑驳的墙影拉得老长。
隔壁陈阿姨端着菜篮子走过,听见我的嘀咕就笑了:“你这孩子,爱情不就在巷口豆腐坊嘛!老李和他媳妇天天一起磨豆腐,叁十年都没红过脸。”她顺手往东边指了指,“再往前走,裁缝铺的王姐和她先生,不也是在这巷子里认识的?”
巷子深处的温暖时光
我顺着陈姨指的方向慢慢走。说真的,这条巷子我走了二十多年,还是头一回这么仔细地看它。巷子不宽,两边是有些年头的骑楼,木窗棂上的红漆已经斑驳,但窗台上都摆着绿植。有的种着小葱,有的是月季,还有几盆多肉胖嘟嘟的,怪可爱的。
豆腐坊的香味飘过来,我探头往里看。老李正往石磨里添豆子,他妻子在旁边过滤豆渣,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明天儿子回来,记得多做点豆腐脑。” “知道啦,他最爱吃你做的卤。”就这么简单的对话,却让人心里暖暖的。
继续往前走,裁缝铺里传来缝纫机的哒哒声。王姐戴着老花镜在改衣服,她先生就在旁边看报纸,时不时递个剪刀、穿个线。墙上挂着他们的结婚照,黑白的,但在巷子里拍得特别有味道。王姐抬头看见我,笑着问:“来找爱情啊?”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点头。她指指身边的老伴:“这不就是?在这巷子里过了大半辈子了。”
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深情
其实仔细想想,这条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答案可能就藏在每天的生活里。早上六点,卖早餐的刘叔总会给扫巷子的清洁工阿姨留一碗热粥;中午时分,五金店老板会给在隔壁开杂货铺的妻子送切好的水果;傍晚,退休的杨老师总会牵着失明的老伴在巷子里慢慢散步,轻声说着今天巷子里发生的新鲜事。
巷子中段的榕树下,总有几个老人在下棋。有时会看见一对银发夫妻坐在旁边,老太太打毛线,老爷爷就安静地看着,偶尔递杯水。他们不怎么说话,但那种默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相守了一辈子的。
对了,巷尾那家花店的小两口也挺有意思。小伙子每天都会留一支最漂亮的玫瑰,等妻子关门时送给她。有次我好奇问为什么,他挠挠头说:“谈恋爱时穷,只能买一支,现在习惯了。”他妻子在旁边笑得特别甜。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从窗户里飘出炒菜的香味,还有电视的声音、小孩写作业的说话声。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突然让我明白了什么。
也许鹤山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它不在什么浪漫的告白里,也不在惊天动地的故事中,它就藏在每天的一粥一饭里,藏在相濡以沫的陪伴里。就像巷子本身,虽然不起眼,但走进去就会发现,这里藏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最踏实的幸福。
回到家,妈妈正在厨房忙碌,爸爸在旁边帮忙剥蒜。看见我回来,妈妈头也不回地说:“洗手吃饭,今天做了你爱吃的红烧鱼。”这一刻我突然觉得,也许我寻找的爱情答案,早就在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