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新民站后巷弄风貌

发布时间:2025-11-05 09:44:20 来源:原创内容

巷口飘来的油墩子香

每次路过新民火车站,我总会特意绕到主站房后面,拐进那条窄窄的巷子。这儿和前面广场的喧嚣完全是两个世界。火车站的广播声传到这儿,被两侧老房子的墙壁一挡,变得含糊糊的,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过来。新民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藏着种特别的味道,不是旅游手册上会介绍的那种,而是混合着油烟、潮湿青苔和谁家阳台晾着被单的味道。

巷子两边是些叁四层的老楼,墙皮斑斑驳驳的,露出里面砖头的颜色。电线在头顶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下午四点来钟,阳光斜着照进来,把晾衣绳上的衣服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坑洼不平的水泥地上。有个大姐正站在二楼的窗口抖搂抹布,看见下面熟人路过,扯着嗓子问今晚要不要一起跳广场舞。

巷子中间停着几辆电动叁轮,车斗里堆着纸箱和编织袋。几个中年人坐在小板凳上闲聊,说的都是家长里短。谁家儿子考上大学了,哪家店面要转让了,菜市场今天哪种菜便宜。他们说话不紧不慢的,像是这条巷子有自己的时间节奏,和外头马路上急匆匆的人流完全合不上拍。

再往里走,能看见几家小店。有修鞋的,配钥匙的,还有家裁缝铺,老板娘正在踩缝纫机,机器发出规律的吧嗒声。这些店面都很小,有的甚至就是在自家一楼破墙开的门脸,但看起来都开了有些年头了。街坊邻居从这里经过,都会和店主点点头,或者停下来聊两句。

巷子尽头有棵老槐树,树下聚着几位下棋的老人。他们专注地盯着棋盘,偶尔才会挪动一下棋子,然后又是长久的思考。旁边观战的人也不着急,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偶尔有人忍不住指点一下,立刻会被其他人嘘声制止。这场景几十年如一日,仿佛时间在这里打了个盹。

我注意到巷子一侧的墙上还保留着些老式信报箱,绿色的铁皮已经锈迹斑斑。现在恐怕没什么人用了,但它们还钉在那里,像是一种倔强的坚持。墙上偶尔能看到用粉笔写的字,大概是哪家孩子调皮画上去的,歪歪扭扭,却给这条老巷增添了几分生气。

快到晚饭时分,家家户户开始传出炒菜的声音和香味。有户人家窗户开着,能看见里面餐桌已经摆好,碗筷齐全,就等着家人回来吃饭。这种日常的温馨,比任何景点都让人感到踏实。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巷子里亮起昏黄的灯光。那些灯光从各个窗户里透出来,虽然不亮,却让人觉得温暖。我知道这种新民站后巷弄风貌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了,听说这一片已经列入了改造计划。但至少此刻,它还在那里,保持着那种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承载着许多人的记忆和日常。

当我从巷子另一头走出来,重新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时,耳边仿佛还回响着巷子里的那些声音——缝纫机的吧嗒声,下棋老人的争论声,还有那随风飘来的、若有若无的饭菜香。这些细碎的生活片段,构成了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底色。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