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附近有二百元爱情吗
那天晚上和老张喝酒,他突然凑过来压低声音:"听说东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现在这行情,怕是连碗像样的猪脚饭都买不着了吧?"
我捏着酒杯没接话。窗外霓虹闪烁,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这话要是放在十年前,估计满大街都能找到答案。可现在嘛,倒是让我想起上个月在工业区路口遇见的那个大姐。
街角偶遇
那天下着毛毛雨,我正准备去对面便利店买烟。有个穿着工装的大姐撑着伞在公交站台来回踱步,看见我就怯生生地问:"老板要按摩不?"我摆摆手要走,她却急忙补了句:"正规的,就五十。"
五十块钱?现在理个发都要叁十了。我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洗得发白的工装上还别着电子厂的工牌。她说白天在流水线,晚上出来挣点菜钱。"孩子暑假要来住,想给他买个新书包。"
雨点打在伞面上啪嗒作响。我突然想起老张那个问题——附近有二百元爱情吗?或许早就变了味道,成了这些异乡人凑一顿团圆饭的指望。
城中村夜话
后来有回去城中村找朋友,巷子口杂货店老板倒是健谈。他说早两年确实有过所谓的"快餐爱情",但现在好多姑娘都去搞直播了。"对着手机唱唱歌,不比干那个强?"
他指着对面紧闭的卷帘门:"以前那家发廊,现在改成了快递驿站。"确实,这会儿都晚上九点了,驿站里还在分拣包裹,几个年轻人忙着贴面单。
这让我想起个事。前阵子热搜上不是说,现在东莞的快递员数量都比特殊行业多了?虽然不知道数据准不准,但满大街的电动车确实比站在路边的姑娘显眼。
城市在变,人也在变。那些传说渐渐变成了老黄历,就像我衣柜里那件十年前的花衬衫,现在穿出去怕是会被人笑话。
早餐摊前的发现
第二天我特意起了个早,去工业区门口的早餐摊蹲点。五块钱的肠粉热气腾腾,摊主大姐动作麻利得很。她说每天能卖两百多份,"比进厂自由多了。"
来吃饭的打工仔边刷短视频边等餐,有个小伙子在直播间给女主播刷礼物,屏幕那头的姑娘甜甜地喊着"哥哥"。他抬头看见我在看他,不好意思地锁了屏。
我突然觉得,现在哪还有什么二百元爱情,都变成九块九的玫瑰花和九十九块的皮肤了。那些对于价格的传言,早就该更新版本喽。
晚上路过新建的购物中心,电影院门口排着长队。小情侣们捧着奶茶说说笑笑,有个男孩正蹲着给女朋友系鞋带。你看,爱情从来就不是明码标价的东西,它在奶茶杯的温度里,在系紧的鞋带上,在那些不需要用钞票衡量的细节里。
手机突然响了,老张又发来语音:"哎,你说咱们是不是都活在过去啊?"我望着商场璀璨的灯火,那些对于价格的执念突然就淡了。这座城市早就不再用那种方式讲述故事了,倒是我们这些过客,还总惦记着老地图找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