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如何知道附近有没有特殊的茶,庐山哪里寻得特色茶叶
说到庐山,大家先想到的肯定是那“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云雾奇观。不过对我来说,每次爬完山浑身酸软时,最惦记的反倒是山脚下那杯热气腾腾的本地茶。去年清明前,我在枯岭镇就遇到过这么回事——客栈老板看我揉着发酸的小腿,突然神秘兮兮地拎出个陶罐:“这是五老峰背阴坡的野茶,市面上可难找咯。”
茶香藏在寻常处
其实在庐山找茶,压根不用摆出严肃的考察架势。记得有回我在山民家躲雨,人家随手抓把茶叶扔进搪瓷缸,开水一冲竟然满屋兰花香。后来才懂,这类特殊茶往往长在游客不常去的岔路深处,比如叁迭泉附近的野径,或者植物园后山的乱石堆。当地茶农有句俏皮话:“好茶像害羞的姑娘,专挑树影里躲太阳。”
去年谷雨时节,我在大月山路旁见过采茶人。他们不往整齐的茶园走,反倒拎着竹篮往坡陡的林子里钻。跟着看了半晌才明白,原来特殊茶叶往往带着“山韵”——就是那种岩石缝里长出来的茶树,叶片带着薄荷般的清凉感。后来在茶农家烘青时,老爷子把茶叶放在手心搓着闻,嘴里念叨:“这味儿对了,含鄱口西风坡的土质养出来的茶,咽下去喉头会回甜。”
现在有些民宿主人也成了寻茶向导。上回在白云源宿,店主看我对着普通茶包发愣,直接从柜子里取出叁款茶让我盲品。最右边那杯茶汤金黄透亮,入口居然有野蜂蜜的余韵。他说这是汉阳峰阴面采的群体种,每年也就出二十斤,专门留给识货的茶友。
要说最有趣的经历,是某天清晨在锦绣谷栈道遇到位练太极的老人。他收势后从布袋掏出保温杯,茶香飘过来带着果香味。闲聊时老人笑道:“找特殊茶要看叁点——茶树年龄要比你爷爷老,采茶时辰得在露水将散未散时,泡茶的水嘛...”他故意顿了顿,指着山涧,“非得用长着青苔的石头缝里滴出来的山泉。”
如今再有人问我怎么在庐山找好茶,我总会想起这些零碎的记忆。或许特殊的从来不只是茶叶本身,而是那些与茶相遇的故事。就像现在写字时,手边这杯从莲花洞旁茶农那换来的茶叶,正飘着雨后青苔般的香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