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水会交流群,濮阳水务互动社群
说起来,咱们濮阳人对“水”这个话题,那可真是太有感触了。记得小时候,家里用的还是地下水,水龙头一开,那股带着点铁锈味的水流就哗哗地出来。现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丹江水,水质清亮,泡茶都格外香。这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付出的人。
这不,前阵子我偶然加入了一个叫“濮阳水会交流群”的圈子,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关心城市水务的热心人。这个群,说白了就是咱们普通市民和水务工作者直接唠嗑的地方。谁家水压不稳了,楼道水管有点渗漏了,或者看到哪儿有消防栓漏水了,随手拍个照发群里,立马就有负责那片儿的工作人员回应。
一个群,连接起你我他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个月,老城区刘大爷在群里发消息,说他们那栋楼水压时大时小,洗澡都成问题。消息发出去不到十分钟,群里一位备注着“城北片区管网维护”的李师傅就回了话,详细问了是哪条街哪栋楼。第二天一早,李师傅就带着工具上门了,折腾了大半天,原来是楼下的一个老阀门堵了。修好后,刘大爷特意在群里发了一段感谢的话,说这速度,比打热线电话还快。
像这样的事儿,在“濮阳水务互动社群”里几乎天天都能看到。它不像有些冷冰冰的官方平台,你发个问题过去,石沉大海。这里更像一个热闹的街坊邻里聊天室,大家七嘴八舌,有问水费的,有咨询水质检测的,还有人会分享一些节水的小妙招。比如叁号院的王阿姨,她就常在群里教大家怎么用淘米水浇花,既省水又养花,一举两得。
有时候,群里也会提前发布一些停水通知,连具体影响哪几条街、预计恢复时间都写得明明白白,让我们能提前做好准备,接好备用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突然停水搞得手忙脚乱。这种被提前告知、被尊重的感觉,真的挺好。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咱们城市正常运转的血液。通过这个小小的“濮阳水会交流群”,我感觉到,咱们每个市民都不再是城市水务的旁观者,而成了参与者。大家拧成一股绳,一起关心、一起维护,很多小问题在刚冒头的时候就被解决了。这种参与感,让“节约用水”、“爱护设施”不再只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自然而然的习惯。
现在啊,我养成了个新习惯,路过街边的消防栓或者供水井盖,总会下意识地多看两眼。要是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第一反应就是掏出手机,点开那个熟悉的“濮阳水务互动社群”。我想,城市的文明和美好,大概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在咱们每个人的举手之劳中积累起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