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同城品茶约服务,高要本地品茶相约
这几天天气转凉,忽然就想喝杯热茶。朋友圈里有人发“高要同城品茶约服务”的信息,我顺手就点进去看了看。说起来,咱们高要人向来有喝茶的习惯,不过这种本地约茶的服务,倒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
那天下午闲着没事,我决定亲自试试。打开手机查找附近的茶室,发现选择还真不少。有的藏在老街巷子里,门面不大却透着股闲适劲儿;有的开在江边新商圈,装修雅致,路过都能闻到茶香。我挑了一家朋友推荐过的,提前在线上约好时间和位置。
初入茶室的惊喜
推开茶室的木门,铃声清脆。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姐,正不紧不慢地擦拭茶具。“来啦?”她抬头笑笑,像是招呼老熟人。这种亲切感让我顿时放松下来。环顾四周,原木色的桌椅,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角落里还摆着些陶艺作品。最妙的是每个卡座都巧妙隔开,既保留了私密性,又不显得封闭。
“今天想喝点什么?”老板递来茶单,“我们这儿有本地的古劳茶,也有外地的龙井、普洱。”我犹豫着不知选哪个好,她便推荐了当地特产的古劳银针。“这茶清淡回甘,适合现在这个季节。”
热水冲入玻璃壶的瞬间,茶叶舒展开来,像在跳舞。茶汤渐渐变成浅金色,煞是好看。老板边泡茶边讲解:“水温要控制在85度,高了会把茶叶烫坏。”我这才知道,原来泡茶还有这么多讲究。
邻座是两位中年人在下棋,时不时啜口茶,低声交谈。窗外阳光透过竹帘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时间仿佛慢了下来,手机上的消息提醒都显得不合时宜。我索性把手机调成静音,专心品这杯茶。
约茶见面的那些事儿
后来和老板聊天得知,来这里的不只是独自品茶的客人。经常有年轻人约着客户来谈事情,也有老茶友定期聚会。“前几天还有对夫妻,说是通过高要本地品茶相约认识的,现在孩子都会走路了,特意回来看看。”老板说着,眼里带着笑意。
确实,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比起嘈杂的咖啡厅,茶室更显安静雅致,谈事情不容易被打扰。价格也亲民,普通一壶茶叁五十元,能坐一下午。
我注意到墙上贴着本月茶艺课的通知。老板说每周都有活动,教大家识茶、泡茶,很受欢迎。“现在年轻人也慢慢喜欢上喝茶了,不只是追求时髦,是真的想了解茶文化。”
正聊着,进来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熟门熟路地走到靠窗的位置。看来是老顾客了。他们点了壶凤凰单丛,开始讨论什么课题。偶尔传来轻声笑语,给茶室增添了几分生气。
不知不觉,我在茶室待了两个多小时。离开时已是傍晚,街灯初上。捧着那盒没喝完的茶叶,心里盘算着下周还要再来。这种高要同城品茶约服务确实方便,随时想喝好茶,手机上预约一下就行。
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去茶楼的情景。那时候的茶楼人声鼎沸,和现在安静的茶室很不一样。时代在变,喝茶的方式也在变,但那份对茶的喜爱,倒是一脉相承。
下次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来,就选那家江边的茶室。听说晚上去,还能边喝茶边看江景,应该别有一番风味。这样实实在在的高要本地品茶相约,比网上虚无缥缈的社交有意思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