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学生品茶上课,品茶课堂融入学生生活
一杯茶里的成长滋味
最近要是路过毕节的一些学校,你可能会闻到阵阵茶香。这可不是老师在办公室泡茶,而是教室里正在进行的特别课堂——毕节学生品茶上课,就这样静悄悄地走进了校园生活。
刚开始听说要品茶上课,不少学生心里直打鼓:这茶有什么好品的?不就是一片叶子泡水吗?可当茶具真的摆到面前,看着茶叶在热水中缓缓舒展,那股清新的香气飘出来,大家才发觉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先闻香,再观色,小口品尝。”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孩子们有样学样。有的同学刚开始差点被烫到,急急忙忙就要往嘴里倒;有的则太过小心,端着杯子半天不敢喝。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小声的讨论:“你这杯颜色好像深一点”“我闻到有点像青草的味道”。慢慢地,大家发现原来每种茶都有自己的性格——绿茶清新,红茶醇厚,就连泡茶的水温都不一样。
要说这品茶课堂融入学生生活,可不仅仅是教怎么喝茶。语文课上,老师会让同学们描述茶的味道和感受,那些平时写作文憋不出几个字的学生,居然能说出“这茶喝下去像是山间的晨雾慢慢散开”这样的句子。历史课上,一片小小的茶叶,串起了千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就连数学课都能和茶扯上关系——计算茶水比例、分析泡茶时间,抽象的数学概念突然就变得具体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品茶这件事儿悄悄改变着同学们的性格。以前课间追逐打闹的几个男生,现在居然能安静地坐在一起研究怎么泡茶;总是坐不住的女孩子,在茶叶分类比赛中展现了超乎寻常的耐心。有个学生跟我说:“以前我觉得安静地坐十分钟都是折磨,现在能专注地泡一壶茶,看着茶叶沉浮,心里特别平静。”
这门课还意外地成了连接亲情的桥梁。好多学生回家后,主动给爸妈泡茶,一边泡一边讲茶叶知识。有家长感动地说:“孩子以前回家就玩手机,现在会拉着我们喝茶聊天了。”一杯茶的时间,成了家人之间难得的温馨时刻。
当然,刚开始推行这门课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质疑声。有人担心会影响学习,有人说这是搞形式主义。但看着孩子们在茶香中学会专注、学会感受、学会表达,那些疑虑渐渐消散了。一位老教师感慨:“教育不光是往脑子里装知识,更是要培养会生活、懂生活的人。”
现在的校园里,品茶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课间十分钟,会有同学相约去茶艺室练习冲泡;班级活动时,茶艺表演成了最受欢迎的节目。就连同学之间闹矛盾,老师也会建议他们:“要不,先一起喝杯茶?”说来也怪,捧着热气腾腾的茶杯,那些别扭和争执往往就化解了大半。
这片来自大自然的叶子,就这样在校园里扎下了根。它不只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启蒙。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能够静下心来品一杯茶,学会聆听、等待和感受,这份能力或许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