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水磨工作室喝茶,哈密水磨坊品茶时光
推开那扇旧木门,时光仿佛都慢了下来。院子里那架老水磨还在吱呀转动,磨盘下清亮的渠水哗啦啦流淌,带着哈密夏日特有的干燥与清凉交织的气息。穿碎花裙的姑娘提着铜壶从葡萄架下走过,壶嘴飘出的白雾里满是茉莉香片的味道。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哈密水磨工作室时,还以为是个搞艺术创作的地方。直到朋友拉着我来,才发现这儿真有人在用传统水磨研磨香料,而隔壁茶室飘来的茶香,又让人忍不住想坐下来喝一杯。
水磨声声慢
工作室主人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他一边调整水磨的流速,一边和我聊天。“现在用这个的少了,”他抓了把孜然放进磨盘,“可磨出来的香料就是不一样,低温慢磨,香味全留着。”水磨的木头齿轮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像是给这个午后打着拍子。
我忽然想到,咱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快得连好好喝杯茶都成了奢侈。点外卖奶茶时,谁还会在意茶叶是怎么研磨的呢?坐在这水磨旁边,听着流水声,闻着茶香,才感觉时间是属于自己的。
茶桌上,朋友已经泡好了第一道茶。“这是本地的玫瑰花茶,”她递过来一杯,“你尝尝,和城里喝的不一样。”确实不一样,花瓣在水中慢慢舒展,香气层层释放,不像办公室茶包里那种一下子全出来的香。
隔壁桌来了几位老人家,他们每周都来这儿聚会。其中一个戴白帽的老爷子说,他小时候家门口就有这样的水磨,现在整个哈密恐怕就剩这一处还在用的了。“能在这儿喝茶,听着水磨声,就像回到了从前。”他说着,抿了一口叁泡台,满足地眯起眼睛。
茶香里的时光
水磨工作室的茶单很特别,没有那些花哨的名字,就是简单的“本地叁泡台”、“哈密玫瑰花茶”,最多加个“古法研磨香料茶”。但每款茶都配着一小碟当天现磨的香料,你可以根据喜好添加。
我试着往茶里加了点刚磨的小茴香,味道立刻变得立体起来。茶师傅笑着说:“这就对啦,喝茶不是完成任务,是要慢慢品的。”他在这个工作室待了七年,说是舍不得这里的气氛。“城里新开的茶馆越来越多,但都是快节奏的,我们这儿啊,”他指了指转动的水磨,“主打的就是个慢。”
窗外有游客经过,举着手机拍照。也有人在门口张望一下就走了一—可能是觉得这里太普通,不够“网红”。但我倒觉得,正是这份普通才珍贵。没有刻意的装修,没有夸张的宣传,就是老老实实做茶,安安稳稳待人。
太阳西斜时,水磨的影子拉得很长。我又要了杯茶,这次是加了薄荷的绿茶,清凉解暑。老板娘说夏天他们会在茶里放些本地产的薄荷和野菊花,都是附近农户送来的。“我们这就这样,什么东西都是本地的,连水都是天山雪水。”
准备离开时,我发现自己的手机整个下午都没怎么响过—不是没电,是根本没想起来要看。这在平时简直不可思议。朋友笑着说:“神奇吧?在这儿,连手机都变懒了。”
走出院子,回头还能看见那架水磨在夕阳下转动。城市的声音渐渐清晰起来,但刚才那段缓慢的时光,却像茶香一样留在了记忆里。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愿意大老远跑来,就为了在哈密水磨工作室喝杯茶,安安静静地坐上一个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