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那里有站小巷的,东阳那条有站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09:58:17 来源:原创内容

东阳那里有站小巷的,这句话听着有点绕口是吧?我第一次听朋友说起时也愣了半天。这条巷子其实没有正式名字,老街坊都这么叫,据说老早以前真有个公交站设在这儿,后来站拆了,名字倒留了下来。

巷口那棵老樟树少说也有百八十年了,树荫能把半条巷子都罩住。夏天路过时总能看到王大爷摆个竹椅在树下修他的老式收音机,零件摊开在小方凳上,像在给时间做手术。

巷子里的烟火气

往里走几步,李婶的早餐铺子六点就飘出葱油香。她炸油条从不看油温,全凭感觉,面团下锅的滋滋声就是她的闹钟。有次我问她为啥不换个大点的地方,她边翻着油条边说:“搬走了,老主顾上哪儿找这个味儿?”

再往里是陈老师的旧书店,门脸窄得两人并肩都进不去。店里永远飘着纸页和糨糊的味道,他修书时总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像是在对待刚出土的瓷器。有回我淘到本七十年代的《东阳民间故事》,翻开扉页,发现竟是我爷爷的签名。

巷子最深处住着做竹编的周奶奶,她的手指像会跳舞,竹篾在她手里叁绕两绕就变成了篮子。她说这条东阳那条有站的小巷从前可热闹了,站台等车的人都爱买她的竹蜻蜓,现在只剩几个老街坊还来订做。

其实巷子早就不是交通要道了,年轻人都往新区搬。但奇怪的是,这些老手艺、老味道反而在这条不起眼的巷子里扎了根。可能正因为车马不再喧嚣,它们才得以慢悠悠地活出自己的节奏。

傍晚时分,夕阳把巷子的青石板路染成橘红色。这时候最能感受到东阳那里有站小巷的独特气息——修好收音机传来的咿呀戏文,混着油条和旧书的味道,还有竹篾的清香,所有这些拧成一股绳,把整条巷子拉回了从前的慢时光。

偶尔会有迷路的游客闯进来,举着手机四处张望。他们会停在周奶奶的摊前好奇地打量,或者被陈书店里的旧海报吸引。但当他们走出巷口时,表情都变得不太一样了,像是无意中撞见了这座城市的另一个维度。

巷子确实老了,墙皮斑驳,石板路也坑洼不平。可正是这些岁月的痕迹,让东阳那条有站的小巷成了会呼吸的活档案。它记着这座城市的童年,也安放着许多人回不去的旧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