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拉萨站旁的小巷景致
站台之外的风景
拉萨火车站总是人来人往的。拖着行李箱的游客,脸上带着初到高原的兴奋与些许疲惫,匆匆拍几张照片,便钻进等待的汽车,向着布达拉宫的方向驶去。我这次却不急,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落在了主站房侧面那条不太起眼的小巷子。就是这儿了,拉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它安静地待在那里,与几步之遥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拐进巷口,仿佛一脚踏入了另一个世界。站前广场的喧嚣瞬间被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声音变得模糊而遥远。脚下是略显不平整的水泥地,两旁是些有些年头的白色藏式小楼,墙上偶尔能看到色彩黯淡的风马旗痕迹。阳光在这里变得柔和,斜斜地照下来,在墙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有种说不清的味道,像是酥油茶、阳光晒暖的尘土和一点点燃香的混合气息,这就是拉萨站旁的小巷景致独有的气味。
我慢慢地往里走。巷子不深,但生活气息却很浓。一位穿着藏袍的老阿妈坐在自家门槛上,手里摇着转经筒,嘴里念念有词。她看到我这个生人,只是抬了抬眼,目光平和,没有任何诧异,随后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旁边一个小卖部门口,几个男人围坐着喝甜茶,用藏语高声聊着天,偶尔爆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他们的生活,似乎并没有被几步之外的火车站所打扰,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缓慢而坚定地流淌着。
这让我想起刚才在站里看到的那些激动又带着些匆忙的面孔。他们是为宏伟的宫殿、为神圣的湖泊而来,这当然没错。但眼前这条拉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不也是拉萨的一部分吗?它没有经过刻意的梳妆打扮,就那样真实地袒露着。墙角的裂缝、窗台上枯萎的格桑花、随意停放的摩托车……这些细节拼凑出的,是一种扎实的、过日子的模样。
再往前走,看到一个年轻人正靠着墙边打电话,说的是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大概是在跟家人报平安,说自己已经到了。挂了电话,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掏出烟,点燃,静静地望着巷子尽头那片蓝得不像话的天空发呆。他或许也是个旅人,只是选择在这里,先喘一口气,适应一下这里稀薄而又纯净的空气。这条小巷,成了他进入拉萨的第一个,也是格外平静的一个过渡。
我停在一个拐角处。从这里,能隐约听到火车进站时长长的汽笛声,但更清晰的,是头顶上方晾晒的衣物在风里扑扑的声响,还有不知从哪户人家里飘出的电视节目的声音。现代与传统,外来与本土,在这里交汇得自然而然,没有半点勉强。这份拉萨站旁的小巷景致,就像一首背景音乐,不高不低,恰到好处地烘托着这片土地的真实脉搏。
站台上的广播隐隐约约地传来,提醒着又一趟列车即将出发。我转过身,开始往外走。重新回到光亮和喧闹之中时,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条安静的巷子,仿佛是我旅途中的一个秘密发现。它告诉我,拉萨不只在金顶的寺庙和辽阔的草原上,也藏在这些寻常的、被很多旅客忽略的角落。这份独属于拉萨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的平静与真实,比任何明信片上的风景,都更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