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洪江古巷情缘何处寻
洪江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这个问题像一只调皮的小猫,时不时就在心里挠一下。那天午后,我站在青石板路的路口,看着阳光把老墙的影子拉得老长。
巷子窄窄的,两个人并排走就得挨得很近。墙上的青苔绿得发亮,好像能拧出水来。我突然想,要是真在这儿遇见个人,怕是连躲都没地方躲,只能红着脸擦肩而过。
老墙会记得
拐角处有家剃头铺子,老师傅正给一位大爷修面。推子嗡嗡地响,大爷闭着眼,舒服得快要睡着。“这铺子开六十年喽,”老师傅见我在外头张望,笑眯眯地说,“见过的小年轻可不少。”
他说以前巷子里没现在这么安静。天刚蒙蒙亮,就能听见木门吱呀吱呀地响,上班的、买菜的、上学的人都挤在巷子里。那时候啊,常有小伙子故意起个大早,就为了和心仪的姑娘“偶遇”。两个人前一后地走着,谁也不说话,就听着脚步声在巷子里回响。
“现在?”老师傅摇摇头,“年轻人都搬去新城区住楼房啦。”
我靠在门框上,忽然觉得这些老墙像个沉默的老人,肚子里装满了故事。谁在这里第一次牵手,谁在这里偷偷掉过眼泪,谁在这里许下过一辈子的承诺——洪江古巷情缘何处寻?大概就藏在这些斑驳的砖缝里吧。
相遇的可能
再往深处走,巷子忽然宽了些,露出个小天井。几户人家围着一个水井住着,绳上晾着衣裳,随风轻轻晃动。一位老太太正坐在竹椅上择豆角,见我路过,热情地招呼:“姑娘,进来坐坐呀。”
她跟我说,这口井可了不得,冬天冒热气,夏天凉丝丝的。以前每天傍晚,整条巷子的人都来打水,说说笑笑的,热闹得很。
“我家那口子,就是打水时认识的。”老太太眼睛眯成一条缝,“他帮我提水桶,水洒了一身,两个人都湿漉漉的,站在那儿傻笑。”
她说现在家里装了自来水,年轻人再也不用来井边了。可是每到夏天,她还是会打井水来冰西瓜,“那味道,冰箱可比不了”。
我看着她满是皱纹却泛着光的脸,忽然明白了些什么。洪江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不在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在这些日常的、琐碎的相遇里。
还在继续的故事
天色渐渐暗了,巷子里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来,暖暖的光洒在石板上。我正要离开,却看见一对年轻人站在巷子深处拍照。女孩穿着淡黄色的裙子,男孩举着相机,两个人都笑得很甜。
“我们是大学同学,”女孩大方地说,“听说这条巷子很有味道,特地来找找感觉。”
男孩补充道:“我们打算在这组照片里,选一张做订婚请柬。”
看着他们,我忽然不担心了。老巷子会老,但爱情永远年轻。它总能在这些弯弯曲曲的巷子里,找到新的方式生根发芽。
走出巷口时,晚风正好吹过。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些亮着的灯笼像是老巷子的眼睛,温柔地眨着。洪江古巷情缘何处寻?它就在每一次心动里,在每一个愿意停下脚步的人心里。这个问题,或许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但寻找答案的过程,本身就是最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