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高安微信附近的人400一次
昨晚和老王撸串的时候,他神神秘秘把手机递到我面前:“你看这个,高安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现在满大街都是这种广告。”
啤酒沫在杯沿炸开,我盯着那条闪烁的消息愣神。要说现在网络真是方便,随便划拉两下就能看到这种明码标价的信息。老王压低声音说,他同事上周试过,结果刚到酒店就被要求先转定金。
那些藏在数字背后的门道
转完钱对方就消失了,微信拉黑,电话关机。这哪是约会的价码,分明是给骗子送年终奖金。我翻着手机里十几个类似账号,头像清一色用网红照片,个性签名都写着“高安微信附近的人400一次”。
其实仔细想想,正经人谁会把交易条件写在脸上?这种直白的标价就像夜市地摊的喇叭,喊着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可偏偏有人觉得捡便宜,结果踩进坑里才后悔。
巷子口修手机的小张跟我说,每个月都能接到因为这类骗局来修手机的顾客——都是被忽悠着远程解锁,结果手机变砖头。有个大叔更惨,以为遇见真爱,前后转了八次“车费”,连对方影子都没见着。
现在这些套路升级得快,今天说在城南,明天说在城北。有时候同一张照片能出现在五个不同的账号里,连背景窗帘的褶皱都一模一样。
上星期新闻还报道,警方刚端掉个窝点,专门雇人在各种社交平台发“高安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的诱饵。他们办公室墙上贴着话术手册,从怎么撩人到怎么要定金,每个步骤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认识个快递小哥说,有些小区保安现在都练出火眼金睛了。见到生面孔频繁进出,就会多问两句。有次真拦下个背着包的年轻人,包里装着二十多部手机,每部都登录着不同的微信账号。
有时候觉得,那些隐藏在屏幕后的操盘手就像在玩大型网游。我们这些普通用户成了他们眼中的狈笔颁,而他们用编写好的剧本批量收割。只不过游戏里输了能重来,现实里被骗走的真金白银却再也回不来了。
老王结账时嘟囔,说现在连刷个短视频都能刷到类似广告。算法把我们喜欢看的内容和这些陷阱混在一起,真是防不胜防。他举起手机给我看,果然在某个本地视频评论区,又飘过那条熟悉的广告词。
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晚风吹得烧烤摊的遮阳棚哗哗响。这个世界变得太快,快得让人来不及分辨真假。或许下次再看到“高安微信附近的人400一次”这种消息,我们该多想叁秒钟——那标签后面藏着的,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