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学生品茶上课,学生饮茶学习时光
茶香里的青春剪影
走进崇左那间特别的教室,最先闻到的不是粉笔灰的味道,而是一缕若有若无的茶香。几个学生正围坐在木桌前,小心翼翼地往茶壶里注水。热气升腾起来,模糊了年轻的脸庞,却让眼里的专注更加清晰。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而是他们正儿八经的课堂。
“以前总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儿,”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挠了挠头,“可现在不一样了。”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品茗杯,动作已经相当熟练。在这里,崇左学生品茶上课不是走个过场,从茶叶的历史、分类,到冲泡的手法和水温的控制,每一样都要认真对待。最开始也有同学觉得新鲜劲儿过了就没意思了,可当他们真正静下心来,才发现这小小的叶片里藏着大学问。
你可能会好奇,学这个有什么用呢?我来跟你说个事儿。班上有个特别坐不住的男生,以前上课超过十分钟就要开始玩笔。可第一次完整泡出一壶茶后,他盯着那清亮的茶汤看了好久。后来他告诉我,那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耐心做完一件事。现在他不仅能安静地听完一节课,连做数学题都比以前沉得住气了。你说,这算不算是意外收获?
这种学生饮茶学习时光,改变的不仅是性格。茶桌成了他们交流的小天地。不会因为谁成绩好就多分一口茶,也不会因为谁反应慢就被笑话。大家平等地坐在一起,分享同一泡茶的味道,聊聊最近看的书,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就安安静静地享受这段共同的时光。那种默契,是在别的课堂上很难找到的。
负责这门课的李老师总是笑眯眯地看着学生们折腾。“你看他们现在,”她指着一个正在教新同学闻香的女孩子,“刚来时连茶杯都端不稳,现在都能当小老师了。”她说,茶就像是媒介,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把认真生活的态度,都泡进了这杯茶里,让学生们慢慢品味。这个过程急不得,就像好茶要慢慢泡,孩子的成长也要慢慢来。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一下子接受。有的家长最初很不理解:“花这么多时间学泡茶,不如多做几道题。”可当他们看到孩子变得更加沉稳、更有耐心,甚至开始主动研究茶文化的历史时,态度就渐渐转变了。有个学生回家后还给爸妈泡了一壶茶,那是他父亲第一次喝到儿子泡的茶,激动得在朋友圈连发了叁条动态。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学生们认真的侧脸上。茶香、书香、还有少年们成长的味道,在这间教室里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崇左学生品茶上课这件事,看起来是学一门手艺,实际上却像是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对于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时间做朋友。
水又烧开了,新一轮的冲泡即将开始。不知道今天这泡茶,又会带给他们怎样的惊喜呢?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这些学生回想起这段学生饮茶学习时光,他们会发现,那些在茶香中学到的东西,远比想象中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