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海选场子,洛阳选拔活动现场纪实
周末午后,洛阳老城区的一栋商业楼里格外热闹。叁楼排练厅门口早已排起长队,年轻人叁叁两两交谈着,不时低头整理衣角。这是洛阳海选场子每年最受关注的选拔活动之一,虽然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没影响现场的火热气氛。
推开厚重的隔音门,映入眼帘的是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叁位评委坐在正前方,时不时交头接耳。舞台正上方挂着一块红色横幅,“洛阳选拔活动现场”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场边工作人员来回穿梭,核对名单、维持秩序,忙得不亦乐乎。
台前幕后的故事
“下一位,27号!”工作人员话音刚落,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姑娘快步走上台。她握着话筒的手指微微发抖,但在音乐响起的瞬间,整个人仿佛变了个人。嗓音清亮,动作舒展,评委们不约而同地坐直了身子。曲毕,中间那位戴眼镜的评委拿起话筒:“条件不错,就是尾音处理还要再稳些。”姑娘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
候场区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有的选手独自坐在角落默默练习,有的则凑在一起交流心得。靠窗的位置,两个男生正在讨论发声技巧。“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该用胸腔共鸣”,“不对不对,这个音域明显要用头声”。他们说是竞争对手,倒更像是一起集训的同学。这种既竞争又互助的氛围,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说起来,每次洛阳海选场子举办活动,总能发现些好苗子。去年有个男孩,初选时紧张得忘词,今年再见,已经能在台上收放自如了。这种成长速度,连评委都啧啧称奇。
细节见真章
舞台侧面,工作人员小王正忙着调试设备。他在这行干了五年,见证了太多选手的成长。“你看那个穿白罢恤的男生,”他压低声音说,“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音准特别准,是个潜力股。”问他怎么一眼看出来的,他笑笑说:“见多了就有感觉了,有些人往台上一站,气场就不一样。”
现场有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叔格外显眼。问起来才知道,他是陪女儿来参赛的。“孩子从小喜欢唱歌,我们当家长的也就是支持。”说着,他掏出手机展示女儿在家练习的视频,“能不能选上不重要,主要是让她见见世面。”他望向舞台的眼神里,满溢着骄傲和期待。
评审席上,评委们正在休息间隙低声交流。那位穿黑色西装的女评委说:“今天有几个声音条件确实出色,就是舞台经验还欠缺。”她旁边的男评委接话:“所以咱们这个洛阳选拔活动现场才要设置培训环节啊,光有好嗓子不够,还得会表现。”
转眼已经下午四点,排队的人渐渐少了,但现场热度丝毫未减。有个刚表演完的选手正拉着工作人员询问改进建议,另一个则在认真记笔记。窗外,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正好照在舞台中央。
工作人员开始整理下一批选手资料,评委们端起茶杯润喉。舞台灯光依旧明亮,仿佛在等待着下一位追梦的年轻人。这样的场景,在洛阳海选场子的活动中周而复始,却每次都充满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