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那里有站小巷的,运城哪里有站小巷的
最近总听人提起运城那里有站小巷的,我心里就嘀咕,这说的到底是哪儿呢?作为一个在运城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老城关,咋就没听说过这么个地方?
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上周在羊肉泡馍馆吃早饭,隔壁桌两个大哥边掰馍边聊天,其中一个就提到“运城哪里有站小巷的”这个地方。我竖着耳朵听,他们却说要去那儿找个老师傅修手表。这让我更纳闷了,修表的地方怎么会叫“站小巷”呢?
老城区的记忆
说实话,运城老城区的小巷子我差不多都走遍了。从钟楼往东,那些弯弯曲曲的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是老式的砖瓦房。有时候走在这些巷子里,能闻到谁家正在做闻喜煮饼的香味,那味道啊,能把人的馋虫都勾出来。
我寻思着,“运城那里有站小巷的”会不会是老人们的一种说法?就像我奶奶那辈人,总把红旗街叫做“老衙门街”一样。这些老地名啊,就像藏在城市褶皱里的记忆,年轻人不太懂,但在老运城人中间还流传着。
为了搞清楚这事儿,我特意去问了社区里最年长的王大爷。老爷子正在槐树下乘凉,听我这么一问,眼睛笑眯眯地眯成了一条缝。“你这娃问对人了,”他摇着蒲扇说,“站小巷啊,就是现在的建设南路那一带,早些年有个长途汽车站,等车的人都在旁边的小巷子里歇脚,慢慢地就叫开了。”
原来如此!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建设南路那边确实有过老车站,后来搬走了,但“站小巷”这个叫法还在老辈人嘴里留着。这不,前几天我路过那儿,还真看见巷子口有个修表摊,想必就是羊肉泡馍馆里那两位大哥要找的地方。
这事儿让我琢磨了好久。城市发展得快,新街道、新建筑越来越多,可这些老地名就像是城市的根,承载着太多人的共同记忆。就像“运城那里有站小巷的”这个说法,虽然地图上找不到,却在老城人的口耳相传中活了下来。
有时候走在巷子里,能看到老人们坐在门槛上聊天,他们说的很多老地名,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听不懂了。这倒不是说年轻人不关心这些,主要是城市变化太快,很多老地方要么改名了,要么根本就不存在了。
说到运城哪里有小巷,其实每条巷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巷子以过去的行业命名,比如打铁巷、染坊巷;有的以曾经的标志性建筑得名,就像这个“站小巷”。走在这些巷子里,仿佛能听到时光流淌的声音,能看见这座城市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脚印。
现在要是有人再问我“运城哪里有站小巷的”,我就能把这其中的来龙去脉说个明白了。不过话说回来,这种老地方的叫法,可能再过些年就真的没人知道了。想到这儿,心里还真有点儿不是滋味。
这些天我常在老城区转悠,用手机拍下那些还保留着老模样的巷子。有时候遇到老人家在巷口晒太阳,就凑过去聊两句,听听他们嘴里那些快要消失的老地名。这些东西啊,就像是城市的活历史,值得好好记下来。
对了,要是你也对运城的老巷子感兴趣,不妨找个周末的下午,自己去转转。说不定在哪个转弯处,就能发现属于这座城市的小秘密。毕竟,每一条小巷都在静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等着有心人去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