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品茶海选工作室,南雄茶艺海选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03 06:37:14 来源:原创内容

周末闲着没事,我溜达到了城南那条老巷子。青石板路被雨水淋得发亮,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说来也巧,就在巷子拐角,瞧见了“南雄品茶海选工作室”那块木招牌。门帘是靛蓝土布做的,边角磨得发白,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

掀开门帘,里头别有洞天。整间屋子像被时光浸透的老茶饼,棕褐色的茶柜挨墙立着,竹篾编的茶篓堆在角落。最惹眼的是当中那张老船木茶台,纹理里都沁着茶色。穿麻布衫的老师傅正在沏茶,手势轻得像在抚琴。他见我张望,笑着招手:“来试试今年的春茶?”

茶香里的讲究

老师傅说我运气好,今天正好是每月两次的品茶会。他拎起一把朱泥小壶,手腕轻轻转动:“你看这水线,要细不断,像春蚕吐丝。”热汤冲进白瓷杯,顿时满室生香。那香气也怪,刚闻着是兰花香,稍待片刻又转成蜜糖甜,最后留在鼻尖的,竟是雨后青苔的湿润气息。

旁边戴眼镜的年轻人是常客,他告诉我,这儿的茶都是老师傅亲自去山里收的。“别处可找不到这么地道的南雄茶。”他抿了口茶汤,眯起眼睛,“每片茶叶都带着山场气息,就像……就像把整座茶山都装进了茶杯。”

正说着,老师傅又换了个盖碗。这回的茶汤橙黄透亮,他让我含在嘴里别急着咽。“让茶汤在舌尖打几个转。”照着他说的做,果然尝出了层次——开始微微发苦,随即化开满口甘甜,喉头还留着清凉感,像山泉流过喉咙。

这时候,隔壁“南雄茶艺海选工作坊”传来清脆的瓷器碰撞声。探头望去,几个年轻人正在学盖碗技法。穿藕荷色旗袍的姑娘手腕发抖,热水差点洒出来。教茶艺的阿姨也不恼,轻轻托住她的手:“心要静,茶才稳。”那声音温和得很,像在哄自家孩子。

我忽然觉得,这两个地方像极了茶的两面。工作室里是茶的魂,守着老传统不肯丢;工作坊里是茶的形,让更多人手沾茶香。说起来,现在年轻人愿意学这个的真不多见。可那位旗袍姑娘说,她每周末都坐两小时地铁过来:“在这儿泡茶,比在咖啡馆刷手机有意思多了。”

老师傅又续了道茶。这道的茶汤颜色浅了些,味道却更绵长。他指着茶台上各种茶具,每样都能说出故事:那把紫砂壶是师父的师父传下来的,竹茶则用了二十年,边角都磨出了包浆。“器物用久了,就有了脾气。”他慢悠悠地说,“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窗外日头西斜,茶台染上金辉。我看着工作室里认真品茶的茶友,又望望工作坊里手忙脚乱的学员,忽然明白了什么。这片小天地就像个茶驿站,让匆忙赶路的人停下脚步,尝尝生活的本味。

临走时老师傅送我到门口,塞给我一小包茶样。“得空再来。”他站在暮色里,身后茶香袅袅。我捏着那包茶叶走在巷子里,觉得整个人都透着清气。这大概就是好茶的魔力吧,它不声不响的,就把日子泡得温润起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