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男人喜欢的小巷子,宁德男性偏爱的小巷
这条小巷子就在新华书店后头,青石板路被踩得油光发亮。巷口王叔的修鞋摊子摆了二十多年,每天下午总有几个老茶客坐在那儿,一把矮竹椅,一壶本地绿茶,能唠到日头西斜。
巷子窄,两边的老墙挨得近,晾衣竿横着伸出来,挂着的衬衫随风轻轻晃着。叁伏天里别处热得慌,这儿却总有穿堂风,带着点儿青苔和午饭的香气。你说怪不怪,这巷子明明在市中心,一走进去,时钟就像慢了半拍。
巷子里的老手艺
再往里走,李师傅的理发店还保持着上世纪的样子。一把老式转椅,墙上的明星画报都泛黄了。来的都是几十年的老主顾,往那一坐,不用多说,李师傅就知道该怎么剪。推子嗡嗡响着,偶尔夹杂着几句家长里短。你说现在满大街的发廊装修得亮堂堂的,为啥这些宁德男人还是偏爱这小巷里的老店?大概理的不只是头发,是那份踏实。
修表铺子的陈伯今年七十多了,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捏着细小的零件。巷子里的男人路过,总爱在橱窗前站一会儿,看看那些沉睡的钟表。有时是修一块父亲留下的老手表,有时只是来聊几句。时间在这里变得具体,变得可以触摸。
要说这宁德男人喜欢的小巷子有什么特别,倒也不是。它普通得很,没有网红打卡点,没有时髦店铺。可偏偏是这份普通,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道底色。下班后不急着回家,先到巷子里转一圈,仿佛成了某种仪式。在修鞋摊前抽根烟,在理发店里聊会天,这一天才算真正过去了。
巷子尽头有家扁肉店,开了叁代人。老板认得每个熟客的口味,多放葱花还是少加醋,根本不用交代。傍晚时分,店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男人们低头吃着,偶尔抬头电视里的球赛。热气腾腾中,谁也说不清是这味道留住了人,还是这份熟悉让人舍不得走。
其实想想,现代生活变化太快,高楼一栋栋起,马路一天天宽。反倒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固执地保留着原来的样子。这里的节奏,这里的味道,这里的人情,都还停留在记忆中的某个刻度上。对于在都市激流中打拼的宁德男人来说,这儿像个温柔的避风港。
夜幕落下时,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那些刚加完班的身影,又会不约而同地拐进巷口。明天太阳升起,他们又要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但至少此刻,在这条深深浅浅的巷子里,他们还能做回最放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