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泄火的小巷子,常德消愁的小巷子

发布时间:2025-11-05 01:25:44 来源:原创内容

常德这座湘北小城,总藏着些不为人知的角落。比如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头探出几枝栀子花。老街坊们都说,这些巷子是能“泄火”的——不是真的着火,是心里头那点烦躁,走进去就悄悄消散了。

我头回听说“泄火的小巷子”还觉得挺玄乎。直到有回为工作的事憋了满肚子火,漫无目的晃进了一条叫“叁闾巷”的窄巷。巷口卖藕粑粑的阿婆不紧不慢翻着煎锅,香气飘过来;往里走,剃头老师傅正和客人聊昨天的麻将牌局;再深处,几个孩子蹲在地上弹玻璃珠,那专注劲儿仿佛在干一件天大的事。说来也怪,走着走着,心里那团火真就慢慢熄了。

巷子里的生活气儿

后来我成了这些巷子的常客。发现它们确实有种特别的魔力——不是旅游景点那种刻意营造的氛围,就是最朴实的生活本身。清晨,你会碰到拎着菜篮子的大爷慢悠悠往家走,刚出锅的米粉在搪瓷碗里冒着热气;午后,猫在屋檐下打盹,收音机里传来咿呀呀的花鼓戏;傍晚,家家窗口飘出炒菜的香味,偶尔还能听到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喊声。

有个开杂货铺的老周跟我说:“人呐,心里有火的时候,就来看看巷子里这些人怎么过日子。”他店里挂着把二胡,没事就拉段《常德丝弦》。有回我听见琴声里混着轻轻的叹息,后来才知道他儿子高考落榜了。可第二天见他,依旧笑呵呵地给客人拿酱油。这种日子里的韧劲,比什么大道理都管用。

常德消愁的小巷子从来不给你说教,它只是静静地展现生活最本真的样子。看多了,你就会明白,谁家没点难念的经?可饭还得一口一口吃,日子还得一天一天过。这种朴素的认知,比任何心灵鸡汤都来得实在。

春天巷角的桃树会开花,夏天有老人摇着蒲扇在路灯下下棋,秋天桂花香能飘满整条巷子,冬天谁家做了腊肉总会给邻居送点。四季在这巷子里循环,烦恼来了又走,只有生活稳稳地继续。有时坐在巷尾的石凳上发呆,能听见江水拍岸的声音——沅江就在不远处,千百年来就这样流淌着,见证着这座小城的喜怒哀乐。

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常说要“躺平”、要“摆烂”。可我觉得,真该来这些小巷子走走。看看那些凌晨四点起来磨豆浆的夫妻,看看那些带着笑意为客人理了五十年发的老师傅,看看那些把自家小院收拾得花团锦簇的老太太。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却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上个月我又去了叁闾巷,发现巷口多了家年轻人开的咖啡馆,和老周的杂货铺相安无事。新旧的交融让人莫名安心——时代在变,但巷子还是那个能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点杯咖啡坐在窗前,看阳光透过梧桐叶洒在青石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忽然就理解了什么叫“此时情绪此时天”。

如果你哪天心里憋着火,或者有什么解不开的愁,真不妨来这些巷子转转。不用刻意寻找什么,就这么慢慢走,看看寻常人家怎么过日子,闻闻空气中饭菜的香味,听听那些最普通的家常话。走着走着,你可能就会发现,心里的疙瘩不知不觉就松开了。这些巷子就像一位沉默的老朋友,它不会给你答案,却总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平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