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品茶喝茶工作室,北流品茗茶艺工作室
路过北流老城区那条熟悉的青石街,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这香气牵引着我,推开了那扇挂着“北流品茶喝茶工作室”木牌的门。里头的光线温润,几个老茶客正围坐在茶海前,不紧不慢地聊着天。
主理人李师傅见我进来,笑着点了点头,手里正忙着温杯烫盏。他在这儿经营有些年头了,大家都习惯叫他李师傅。“新到的凤凰单丛,试试?”他这么一问,我自然就坐下了。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沸水冲入盖碗,一股清锐的花果香气立刻升腾起来。李师傅不急着出汤,而是让茶叶在热力作用下慢慢舒展。“很多人觉得喝茶嘛,解渴就行。”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金黄透亮的茶汤分入品茗杯,“但在这儿,我们更在意的是怎么把一杯茶喝明白了。”
确实,这个北流品茶喝茶工作室和我去过的茶楼不太一样。没有喧闹的麻将声,也没有急匆匆的外卖小哥。空间不大,布置得却极有心思——原木的茶桌,素雅的茶席,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写着与茶相关的诗句。来这里的人,似乎都自动放慢了脚步。
“其实啊,每款茶都有自己的脾气。”李师傅递过来一杯茶,“就像这款单丛,你闻这香气,是不是有种山野的气息?”我接过杯子,确实,那香气不像香水那样直白,而是层层迭迭的,需要静下心来才能捕捉到其中的变化。
从喝茶到懂茶
旁边一位常来的大姐接了话:“我以前也觉得喝茶没什么讲究,都是大杯子一冲了事。后来来这儿多了,才发现原来茶的世界这么有意思。”她说现在家里也置办了一套简易茶具,周末时会学着工作室的样子,给自己和家人泡茶。“别说,感觉日子都过得慢了些,舒坦。”
李师傅听到这话,眼里露出欣慰的神色。他说开设这个北流品茗茶艺工作室的初衷,就是想让大家重新认识茶。“不是非要成为专家,而是通过茶,找到一种更从容的生活方式。”
说话间,他又换了一款茶——熟普。这茶汤色红浓,滋味醇厚,与刚才的单丛截然不同。“你看,同样是茶,性格可以差这么多。”他指着茶汤说,“人生不也这样?有时需要单丛的鲜活,有时需要熟普的温厚。”
这话让我想了很久。确实,在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能有一个地方让人安心坐下来,好好品味一杯茶的千回百转,实在难得。
工作室每周还会举办小型的茶会,有时是品鉴特定产区的茶叶,有时是分享茶具的使用心得。来的有年轻人,也有长辈,大家因茶相聚,聊的却不限于茶。从茶叶的产地到各自的生活趣事,茶室里总是充满着轻松的氛围。
记得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带着疑惑问李师傅:“我觉得自己不懂茶,来这儿会不会显得外行?”李师傅笑了:“茶没有高低,只有喜好。就像吃饭,有人爱辣有人爱甜,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杯茶就好。”
这话说得实在。在这个北流品茗茶艺工作室里,没有人会因为不懂茶而局促不安。相反,每个人都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这茶闻起来像什么,喝下去有什么感觉,甚至能联想到什么画面。这种开放的交流,让品茶变得生动而有趣。
天色渐晚,我准备离开时,李师傅正在教一位新客人如何持壶。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手中不只是茶壶,而是一件需要用心对待的器物。走出工作室,茶香似乎还萦绕在衣襟上,而心里的那份焦躁,不知不觉就淡了许多。
青石街上华灯初上,回头望去,那扇木门后的灯光温暖如初。明天,又会有不同的人推开这扇门,在这个北流品茶喝茶工作室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杯好茶,一段宁静时光。想来,这大概就是茶带给这座城市最温柔的馈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