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学生品茶工作室,津城学子品茶空间

发布时间:2025-11-03 04:59:04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路过大学城后街,发现新开了家津市学生品茶工作室。蓝底白字的招牌在奶茶店和快餐摊中间显得特别安静,倒让我这个老茶客有点好奇——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气泡水嘛?

推门进去才知道想错了。原木长桌上放着青瓷茶具,几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围坐着冲泡凤凰单丛。穿亚麻衬衫的店主过来招呼,递来的不是茶单,而是张手写卡片:今日茶会主题「桂花乌龙」。角落里还有个女生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这不止是茶馆

店主小陈是茶学专业毕业的,说话带着笑:“很多人以为学生只喝奶茶,其实我们每周的茶艺课都坐满人。”他指了指墙边的书架,那上面除了茶经还有《咖啡品鉴指南》,“津城学子品茶空间想做的,就是让茶变得像咖啡那样触手可及。”玻璃罐里装着不同产地的茶叶样本,标签上手写着风味笔记——正山小种带着松烟香,铁观音有兰花香,太平猴魁则是豆奶甜。

常来的李同学给我看了他的茶日记本,上面画着茶叶形状,还贴了茶包袋。“在这泡茶和刷题不一样,”他转动着闻香杯,“需要专注水温、时间,但反而能让大脑休息。”隔壁桌的女生接过话头,说在这认识了好几个跨专业的同学,上周他们刚用茶梗做了扎染。

冰柜里还发现了让人惊喜的东西——冷萃茶。茉莉银针装在玻璃瓶里,标签注明浸泡了12小时。“夏天上课带这个比饮料解渴,”小陈眨眨眼,“很多同学第一次来就为这个,后来慢慢开始学热泡。”

茶香里的年轻味道

周叁晚上的茶会正热闹。电子系几个男生在研究怎么用盖碗不烫手,文学院学姐在讲唐代煮茶加盐的典故。有个男生分享他家乡的紫阳毛尖,说小时候看爷爷制茶,现在终于能说出门道。这种氛围让人想起老茶馆,只不过龙门阵换成了小组讨论,紫砂壶旁边还放着笔记本电脑。

让我触动的是个戴眼镜的男生。他说最初是被室友拉来的,现在却成了最常来的客人。“以前觉得茶是长辈喝的,”他慢慢注水,“后来发现等待茶叶舒展的过程,特别像在解数学题——都需要耐心。”他最近在学茶筅打抹茶,说明年要去日本交换,想带套茶具让外国同学尝尝中国茶。

离开时看到留言板上贴满便签。有人写“终于喝懂岩韵”,有人约周末去茶叶市场,还有张画着可爱的简笔画:茶杯里长出一棵树。这间津市学生品茶工作室确实不像传统茶馆,倒更像是个驿站——用年轻的方式重新发现古老的味道。

暮色里回头望去,暖黄的灯光下那些身影让人想起一句话:茶汤永远年轻,因为品尝它的人正年轻。或许这就是津城学子品茶空间最特别的地方——让茶香飘进青春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