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小巷子玩辩辩快餐,衡水巷弄辩辩小食体验
那天下午闲着没事,我拐进了衡水老城区的一条小巷。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头探出几枝石榴花,红得晃眼。巷子深处有家小店,木招牌上写着"辩辩快餐",字迹都有些模糊了。
老板娘系着蓝布围裙,正麻利地包着馄饨。她见我张望,笑着招呼:"咱家的辩辩面劲道着呢,都是手工揉的。"说着把面团拉成长条,对折,再拉长,面团在她手里像会跳舞似的。
巷子里的老味道
我要了碗招牌辩辩面,坐在斑驳的木桌前等。这店面虽小,却收拾得利落。墙上挂着老式钟摆,滴答声不紧不慢,和巷子外的车水马龙像是两个世界。
面端上来时冒着热气,汤色清亮,铺着几片卤牛肉和翠绿的香菜。我先喝了口汤,鲜得让人舒坦。面条确实筋道,咬在嘴里弹牙,每嚼一下都能感觉到面粉的甜香。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擀的面。
"这手艺传了叁代啦。"老板娘见我爱吃,话也多了起来,"我爷爷那会儿就在这巷子推车卖面,后来我爹盘下这店面。现在啊,好多年轻人专门找过来吃。"
正说着,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进来,熟门熟路地点了拌面。他们笑着说,在这条衡水巷弄里吃碗热乎的辩辩小食,比去大饭店还舒心。
我慢慢吃着面,看着巷子里来往的街坊。卖豆花的大爷和修鞋的师傅在树下下棋,偶尔传来几声笑语。这种烟火气,在热闹的商场里是感受不到的。
临走时,我又打包了份生馄饨。老板娘细心地把汤料分开装,叮嘱我回家水开了再下锅。走出巷口回头望,那面褪色的招牌在夕阳里泛着暖光。
这些藏在城市皱褶里的小店,就像时光的琥珀,封存着最本真的生活滋味。也许有一天,我会带着孩子再来,让他也尝尝这衡水小巷子里的辩辩快餐,感受这份经年不变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