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连州茶会大选海选工作坊
连州这地方,你们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喝茶,那可是刻在当地人骨子里的习惯。最近啊,我听说了一件挺新鲜的事儿,就是对于这个“连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乍一听这名字,是不是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喝茶和大选怎么能扯到一块儿去呢?
其实啊,这事儿还得从我们本地人的生活方式说起。在连州,几乎每条街巷都藏着几家茶坊,人们有事没事就爱聚在那儿,泡上一壶好茶,天南海北地闲聊。慢慢地,一些常聚的茶友就形成了固定的圈子,大家管这叫“连州茶会大选海选工作坊”。说是“大选”、“海选”,倒不是真要选什么领导,而是用这种有趣的说法来形容他们挑选茶品、切磋茶艺的热闹场面。
茶香里的“竞选”
每个月初,工作坊都会举办一场特别的茶会。那天可热闹了,各家都会把自己珍藏的好茶叶带来,摆在长长的茶桌上,那阵仗,还真有点儿像候选人登台亮相。大伙儿围坐在一起,挨个品鉴,从茶汤的色泽、香气到口感,每个人都得发表意见。有时候为了哪款茶更好,还能争得面红耳赤呢。不过这种争论啊,从来不会伤和气,反而越争感情越好。
我特别喜欢这种氛围。记得有一次,一位老师傅带来了一款自藏的陈年普洱,刚一开汤,满屋子都是那股子陈香。可旁边一位年轻人却不服气,非说自己的新茶更有活力。俩人你来我往地辩论,我们这些围观的人倒是大饱口福,把两款茶都尝了个遍。最后嘛,谁也没说服谁,但大家都学到了不少品茶的门道。
这种独特的“海选”方式,慢慢地就成了我们这儿的一个特色。不少外地茶商听说后,都特意跑来看个究竟。他们说,这种形式既专业又亲民,比那些正儿八经的茶叶评审会有意思多了。而且啊,经过这样“海选”出来的茶叶,在市场上都特别受欢迎。
现在,“连州喝茶大选海选工作室”这个名字在茶圈里越来越响亮了。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这么个看似随意的组织能办得这么红火?可能就是因为这份自在和真诚吧。在这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对茶的理解和感悟。
前几天又到了一月一次的茶会日子,我早早地就去了。推开门,那股熟悉的茶香扑面而来,屋里已经坐满了人。新来的茶友显得有些拘谨,但几杯茶下肚,也就放开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的喝茶经历。看着这场面,我不由得笑了,这大概就是“连州茶会大选海选工作坊”最吸引人的地方——它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既有仪式感,又那么接地气。
茶凉了又续,续了又凉,这场“大选”怕是要持续到深夜。不过没关系,在连州,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品,慢慢聊。毕竟,好茶要慢慢品,好的情谊更要慢慢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