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茶道课堂体验
茶香混着墨香在教室里飘散,十几个学生正襟危坐,面前摆着素白瓷盏。这不是什么茶艺培训班,而是高安市第叁中学每周叁下午的固定课堂。穿着校服的少年少女们神情专注,手腕轻抬间,清亮的茶汤划出优雅弧线。
起初听说要开茶道课,不少家长直摇头:"这不耽误学习吗?"就连班长李悦也偷偷问老师:"我们真的要用语文课时间来泡茶?"但第一节茶道课就让大家改观了。茶学专业的陈老师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带着大家用玻璃杯观察茶叶舒展的过程。"看这片龙井,像不像小青蛙伸腿?"教室里顿时响起轻快的笑声。
从笨手笨脚到行云流水
记得第一次练习"凤凰叁点头",王磊同学紧张得手直抖,茶水洒了满桌。现在他已经能边解说边演示:"高冲是为了激发茶香,低斟是为了保留香气..."说着手腕灵巧地叁点而下,茶汤恰好七分满。这样的场景在茶道课上再平常不过。学校不考核泡茶技巧,但奇怪的是,孩子们反而更用心了。或许因为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门看似"不务正业"的课竟然改变了班级氛围。以前总独来独往的张晓雯,在小组练习时主动教新同学温杯技巧;几个坐不住的男生为了练习茶艺,能安静地待上整节课。班主任刘老师发现,最近班级里的矛盾少了,同学们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就像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孩子们也在茶香里变得柔和。"
家长们的态度也从质疑变成支持。李悦妈妈发现女儿现在泡茶时会说"请用茶",还会留意客人杯中的茶水余量。"这孩子以前毛手毛脚的,现在居然能安静地坐一下午研究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不少家庭周末开始了"亲子茶时光",父母和孩子轮流担任茶艺师。茶,成了连接两代人的新纽带。
临近期末的茶道课上,同学们正在筹备"谢师茶会"。王磊负责设计茶席,他别出心裁地把校园里的银杏叶压成茶垫;张晓雯在练习宋代点茶,她说想让老师尝尝古人的味道。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教室里茶雾氤氲,少年们的身影在茶香中渐渐褪去青涩。这杯茶里,泡着的何止是茶叶,更是时光沉淀后的成长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