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100元小胡同,南康百元小巷弄
南康100元小胡同,南康百元小巷弄
要说这南康啊,有些地方可真有意思。那天我闲着没事,听朋友提起一个叫“南康100元小胡同”的地儿,心里头就琢磨开了。这名儿起的,怪实在的,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高消费的地方,透着那么一股子亲切劲儿。我寻思着,一百块钱现在能干嘛?看场电影,吃顿快餐,也就差不多了。在这儿,又能淘换到什么宝贝呢?带着这份好奇,我决定去转转。
这地方还真不太好找,藏在几条大马路的后面,拐进一个不起眼的巷口,热闹的景象才慢慢在眼前铺开。与其说是“胡同”,我感觉叫它“南康百元小巷弄”更贴切些,窄窄的过道两旁,密密麻麻挤满了小摊位。空气中混杂着各种味道,有油炸点心的香气,有廉价衣服的棉布味,还有那么一点点老旧物品特有的时光气息。人可真不少,熙熙攘攘的,讨价还价声、熟人打招呼声、小孩的嬉闹声混在一起,活脱脱一幅市井生活画。
我放慢脚步,从一个摊位溜达到另一个摊位。卖的东西那叫一个杂!从锅碗瓢盆、针头线脑,到款式有点过时的罢恤衫,再到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啥都有。很多东西上面,都落着一层薄薄的灰,老板也不急着掸掉,就那么悠闲地坐在小马扎上,摇着蒲扇,看着来往的人流。我拿起一个搪瓷杯,上面印着红色的“先进工作者”字样,杯口还有点掉瓷。老板抬眼看了看我,伸出两根手指:“二十。”我笑了笑,又放了回去。这价格,倒是真对得起这南康100元小胡同的名头。
走着走着,我在一个卖旧书的摊子前停了下来。书堆得乱七八糟,什么种类的都有,武侠小说、过期的杂志、甚至还有几本泛黄的专业教材。我蹲下身,漫无目的地翻着。指尖划过粗糙的纸质,有种莫名的踏实感。就在一堆旧书的角落里,我瞥见了一本绿色封皮的诗集,作者是个不太出名的诗人。翻开扉页,里面还有一行娟秀的字迹:“赠予挚友,愿诗意长存。”日期是十多年前了。我心里动了一下,花了五块钱把它买了下来。拿着这本小小的诗集,忽然觉得,在这追求“百元”性价比的地方,能收获一点意料之外的情愫,也挺好的。
再往里走,生活气息就更浓了。有老师傅在角落里支了个摊子,专门修鞋补包,手法熟练得不得了;有卖自制辣酱和腌菜的阿姨,热情地让你尝一小口;还有卖金鱼和仓鼠的,吸引着一群孩子挪不动步。我找了个卖糖水的摊子,花了叁块钱要了碗绿豆汤,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慢慢喝。看着眼前这热闹而又不慌不忙的景象,我好像有点明白这南康百元小巷弄存在的意义了。它不像大商场那样光鲜亮丽,规规矩矩,它有点乱,有点旧,但充满了活力和人情味。在这里,一百块钱或许买不了什么大件,但它能换来半天的闲逛,一点小小的惊喜,还有那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感觉。
太阳慢慢西斜,巷子里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我揣着那本五块钱的诗集,准备离开。回头再看一眼这南康100元小胡同,它依然喧闹,依然带着点陈旧的味道。但不知怎的,心里却觉得格外充实。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和速度的时代,能有这么个地方,让你慢下来,花点小钱,淘点小快乐,或许就是它最珍贵的地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