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品茶教室工作坊,抚顺茶艺学习体验班
推开抚顺品茶教室工作坊的木门,一股清雅的茶香就迎面扑来。几位学员正围坐在长条茶席旁,看着老师用盖碗冲泡铁观音,有人小声嘀咕:“原来我平时泡茶的手法这么粗犷啊。”
穿棉麻茶服的老师笑着拎起银壶:“咱们抚顺人喝茶实在,但讲究起来也别有韵味。就像这水温,九十度刚好,太高了茶就苦啦。”她边说边演示凤凰叁点头,水流在杯中起落叁次,不多不少刚好七分满。
从茶叶到茶汤的奇妙旅程
在抚顺茶艺学习体验班,最让人惊喜的是发现每片茶叶都有自己的脾气。有个大姐带着自家珍藏的普洱来,老师一闻就乐了:“这茶存得挺好,就是差点醒茶。”只见她轻轻撬开茶饼,把茶叶放在茶荷里醒了十分钟再泡,原本沉闷的香气果然活了过来。
新来的小陈第一次接触茶具,摆弄茶夹时总夹不稳杯子。旁边的大叔接过工具示范:“得用巧劲,像拿筷子似的。”两人相视而笑,茶席间的陌生感渐渐化开。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让复杂的茶艺变得亲切自然。
窗外飘着细雪,屋内茶香氤氲。老师拎着陶壶挨个给学员斟茶,讲到兴处还会聊聊抚顺本地人喝茶的趣事。她说去年冬天有个学员,非要用浑河边的雪水煮茶,结果发现还是纯净水更适合现代茶艺,引得大家会心一笑。
当我们在第叁次课时学习绿茶冲泡,已经能熟练使用茶则量取茶叶。玻璃杯中叶片舒展的模样,像极了水底摇曳的水草。有人突然感叹:“以前总觉得茶道高深莫测,原来关键在于用心对待每个细节。”
茶艺学习体验班进行到一半时,我们开始接触茶席布置。从茶巾折迭到茶器摆放,看似简单的步骤却蕴含着手眼协调的学问。有个姑娘把紫砂壶的壶嘴正对着客人,老师轻轻转动壶身:“这样摆放才不失礼数。”
最近一次课上,我们尝到了老师珍藏的老白茶。橙黄的茶汤在白瓷杯里泛着琥珀光,入口时能品出药香和枣香的交织。坐在角落的老茶客抿了一口,眯着眼睛说:“这味道让我想起以前在茶馆听评书的时光。”
每次课程结束前,大家都会互相品鉴彼此冲泡的茶汤。有人泡的茶浓了,有人泡得偏淡,但正是在这些参差不齐的滋味里,我们慢慢读懂了茶叶的千姿百态。也许这就是抚顺品茶教室工作坊最迷人的地方——它让喝茶这件事,变成了生活里触手可及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