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附近300块钱的爱情,相近的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04:23:05 来源:原创内容

那会儿我刚从外地回来,在冀州汽车站附近租了个小单间。房东阿姨收押金时念叨,这地段啥都便宜,叁百块能过半月。我当时没在意,直到在楼下面馆遇见了小雯。

她总是坐在靠墙的角落,点最素的汤面。有次老板娘找错钱,我正要开口,看见她悄悄把多找的十块钱压在了碗底。后来熟了她才说,在隔壁裁缝店当学徒,每个月挣一千二,叁百块寄回家,叁百块交房租,剩下六百要撑叁十天。

我们最常去的是永兴路尽头的夜市。九点后菜贩收摊,能捡到五毛钱一把的青菜。有次她盯着糖炒栗子的摊位不动,我硬是买了两斤。她剥栗子的样子特别认真,说在冀州这样的小城,叁百块钱能买二十斤栗子,却买不起一个像样的未来。

那个冬天特别冷。她手指生了冻疮还坚持踩缝纫机,说要多攒叁百块给弟弟交学费。有晚她突然问我,如果爱情就像这叁百块钱,花完了会不会就没有了。我没回答上来,只是把她冻僵的手揣进我羽绒服口袋。

开春时她师傅要关店去南方。临走前夜,我们坐在人民公园的长椅上,她数着这些日子我省给她的水果钱——整整叁百块。她说这钱太沉了,沉得像是把整个冀州城的灯火都装了进去。

后来我也离开了那座小城。听说夜市拆了,面馆改成了连锁奶茶店。只是每次路过类似的地方,总会想起那双剥栗子的手,和那个对于叁百块钱能不能买到永远的夜晚。

也许每座城市都有这样的故事,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用微薄的数字丈量着情感的重量。就像她说的,叁百块在冀州附近能买很多东西,唯独买不到重来一次的机会。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