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学生品茶工作室,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

发布时间:2025-11-03 07:10:32 来源:原创内容

走进亳州学生品茶工作室,一股清雅的茶香就飘了过来。几个学生围坐在原木茶桌旁,正轻声交流着刚冲泡的黄山毛峰滋味。这里没有严肃的课堂气氛,倒像是老朋友家的客厅,轻松自在。

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我还是个只会用玻璃杯泡茶的小白。工作室的李学长递来一杯刚沏好的六安瓜片,笑眯眯地说:“尝尝看,这和你在宿舍泡的有什么不一样?”我抿了一口,突然意识到原来茶叶不止是解渴的绿叶,它真的有花香、有果味,还有说不清的韵味。

从茶杯开始的成长

每个周末下午,这个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茶会。有时是练习盖碗冲泡,有时是品鉴不同产区的茶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上次的“盲品”活动——蒙着眼睛靠嗅觉和味觉来辨认茶样。小王把佛手红茶错认成了金骏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但这种试错的过程,反而让我们对茶叶特征记得更牢。

大二的学妹小陈说,她在这里学会了耐心。“以前我做啥事都着急,现在光是学注水这一个动作就练了叁周。水要沿着杯壁缓缓而下,太快会烫伤茶叶,太慢又泡不出味道。”她边说边演示,手势稳得像练过书法的人。

确实,在这个空间里,我们不仅学泡茶,更是在学习一种生活态度。就像张学姐常说的:“茶如人生,要懂得把握火候和水温。”她大一时特别容易焦虑,现在整个人都沉稳了许多,据说连期末考试都能平静应对了。

茶香里的温暖时光

工作室最珍贵的,其实是那些不经意的瞬间。上学期期末,大家带着复习资料来这里 Relax,不知谁泡了一壶熟普,整个屋子都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我们边喝茶边讨论难题,效率反而比在图书馆硬扛高得多。

来自云南的同学带来家乡的普洱茶,福建的同学分享正山小种的松烟香,每次茶会都像在环游中国。这些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一杯杯茶汤流进了我们的记忆里。

现在,这个亳州学生品茶工作室已经成了我们在校园里的第二个家。不开心时来坐坐,总能遇到愿意倾听的朋友;开心时带点新茶来分享,快乐就翻了好几倍。它不只是一个喝茶的地方,更是我们这群年轻人共同成长的空间。

窗外梧桐叶落了又长,茶桌上的故事还在继续。也许毕业后各奔东西,但相信这份在茶香中结下的情谊,会像老茶一样,随着岁月流逝越发醇厚。下次你来亳州,别忘了到这个特别的学子茶文化交流空间坐坐,保证你也会爱上这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