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品茶上课,敦化茶艺学习体验
走进敦化品茶上课的教室,扑面而来的是若有似无的茶香。教室里摆着几张原木茶桌,上面整齐陈列着各式茶具——盖碗、公道杯、品茗杯,还有几个装着不同茶叶的陶罐。老师是位四十岁上下的女士,穿着素雅的棉麻衣裳,她正笑着招呼大家入座:“别紧张,咱们今天就是一边玩一边学。”
第一堂课就从认识茶叶开始了。老师揭开陶罐,让我们凑近闻龙井的豆香、铁观音的兰韵、普洱的陈醇。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喝茶就分个绿茶红茶,从来不知道光是闻干茶就能有这么多门道。有个大姐忍不住问:“这不都是树叶子么,怎么味道差这么多?”老师被逗笑了,顺手拿起两个盖碗给我们演示起来。
水温才是泡茶的关键
“同样的茶叶,用不同水温泡,完全是两种味道。”她边说边操作,95度的水冲进放有绿茶的盖碗,顿时飘出清鲜的香气;而另一边,沸水冲泡的绿茶已经泛起涩味。我这才明白,以前自己泡茶不好喝,原来是把茶叶统统用开水伺候了。老师提醒我们,水温要跟着茶叶种类走,越是鲜嫩的茶,水温越要温柔。
轮到我们自己动手时,场面就热闹了。有人手忙脚乱打翻了茶则,有人被盖碗烫得直甩手。我小心地注水出汤,虽然动作生硬,但捧着那杯自己泡的茶,竟觉得格外香甜。这种敦化茶艺学习体验让人特别有成就感,就像突然掌握了一门神秘的手艺。
随着课程深入,我们学到了更多细节。比如注水要沿着杯壁缓缓而下,不能直冲茶叶;出汤要彻底,否则下一泡就会发苦。老师总说,泡茶是个修心的过程,急不得也快不来。确实,当我放慢动作,专注在每一次注水、每一次出汤时,心里那些杂念不知不觉就消散了。
最有意思的是品茶环节。同一款茶,每个人喝出的味道都不太一样。有人说有花香,有人说有蜜甜,还有个老伯很认真地说喝出了阳光的味道。老师从不否定任何人的感受,她说茶如人生,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
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自己不仅学会了泡茶,更学会了一种生活态度。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给自己泡一壶茶,静静坐在窗前。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感受茶香在鼻尖萦绕,这一刻的安宁,成了忙碌生活中最好的慰藉。或许这就是敦化品茶上课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在快节奏的日子里,找到了让自己慢下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