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附近还有哪些好玩的
南昌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昨天和朋友吃饭时,她突然这么问我。当时我筷子正夹着凉拌黄瓜,突然就停住了——这个问题可真问到心坎里了。
那条后街啊,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街头到街尾慢慢走也就十来分钟。可要是认真逛起来,两叁个小时都嫌不够。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香樟树把阳光筛成碎金,洒在路边的奶茶店招牌上。记得大学时最爱那家叫“甜苑”的糖水铺,老板娘总是多给一勺芋圆,现在路过还能闻见熟悉的红豆香。
转角遇到旧时光
沿着斜坡往上走,会发现很多小店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那家叫“墨香”的旧书店,门框上的风铃还是叮当作响,老板依然戴着老花镜在柜台后修书。文具店里的贴纸款式居然和我们上学时差不多,看到明星海报从当红小生换成了新面孔,才恍然意识到时光流转。
街角的麻辣烫摊子冒着白茫茫的蒸气,老板娘认得熟客,看见学生会顺手多抓一把豆皮。油炸摊的叔叔动作还是那么利索,边翻动着锅里的年糕边和顾客聊天:“你们那届的班长前阵子还带娃来吃呢。”
新芽与老树
不过要说完全没变也不尽然。原来卖碟片的铺子改成了自助照相馆,总看见小姑娘们在里面拍大头贴。裁缝店旁边新开了家猫咖,透过玻璃窗能看见布偶猫在吊篮里打盹。文具店二楼悄悄变成了手作工作室,周末常有年轻人来学做皮具。
最让我惊喜的是发现了藏在巷子深处的茶馆。老板是对年轻夫妻,把老房子改成了新中式茶室。点一壶桂花乌龙,能坐在天井里消磨整个下午。瓦檐滴落的雨水落在青苔上,那声音听着特别安心。
夜幕降临时,整条街会换上另一副面孔。灯光渐次亮起,烧烤摊的炭火映红半条街。原来只有两叁家小吃摊,现在竟成了小小的夜市。买一盒臭豆腐边走边吃,辣椒的香气混着晚风,这才是最地道的市井味道。
朋友问我后街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其实我也说不上来。这里没有游乐场的刺激,也没有商场的繁华。但就在这走走停停间,在旧书店翻几页泛黄的书,在糖水铺喝碗冰粉,看猫在墙头打哈欠,听奶茶店播放的流行歌——这些琐碎的瞬间,拼凑起来就是最真实的温暖。
对了,要是傍晚时分去,记得站在坡顶回头看。夕阳给整条街镀上金边,学生们叁叁两两走着,书包上挂的饰品叮叮当当响。那声音轻快又明亮,就像青春本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