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品茶选人工作室预约,北安品茶选人预约工作室
最近路过北安路的时候,发现街角新开了家挺特别的茶室。红木招牌上刻着"北安品茶选人工作室"几个字,透过竹帘能隐约看见里面暖黄的灯光。说真的,刚开始看到这个店名,我还以为是那种需要提前安排的传统茶艺馆。
推门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穿着苎麻旗袍的茶艺师正在冲泡凤凰单丛,茶香像会勾人似的,闻着就走不动道了。经理过来招呼说,他们这里要提前约时间,因为每位茶艺师都有自己擅长的茶系。"比如小陈专攻武夷岩茶,老李最懂普洱陈化",他指着茶台前正在温杯的师傅说道。
选茶如选人
这话让我想起上个月帮朋友公司招聘的事。当时面试了十几个应聘者,最后留下的反而是那个不爱说话,但总能把项目细节处理得妥帖的年轻人。就像现在面前这盏蜜兰香单丛,初尝不觉惊艳,回甘却让人难忘。
工作室的预约本上记录着不少熟客的偏好。王先生每周叁固定来品新到的东方美人,林女士则专程从城南过来学习茶道礼仪。茶艺师小陈边说边展示着冰岛老寨的生普,茶叶在盖碗里舒展的样子,像极了人们在不同岗位上找到合适状态的模样。
其实仔细想想,无论是选茶叶还是选人才,关键不都在于"合适"二字么?前两天遇到个着急的客人,非要喝叁十年的老陈皮,结果试了几款后发现,五年陈的柑普茶反而更对他的脾胃。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有时候我们执着追求的,未必真正适合自己。
现在城市生活节奏这么快,能静下心来品茶的人不多见了。但说来也怪,这个需要提前安排的茶室生意反而越来越好。可能大家都开始明白,有些东西急不得,好茶要等水温,好位置要等机缘。
记得上次陪做公司的张总来选茶,他盯着茶海里转动的茶汤突然笑了,说这茶叶在水里的沉浮,怎么看都像是职场浮沉。那天的鸭屎香单丛他特别中意,临走还特意约了下次的茶席,说要带两个副总来体验。
茶室里最热闹的要数周末的茶会。叁五个陌生人围坐在老榆木茶台前,从安吉白茶聊到职场困惑,从紫砂养护谈到团队培养。有次看见个年轻人在这待了整个下午,就为学会如何把滇红泡出恰到好处的蜜糖香。后来听说他是一家初创公司的贬搁,说在这泡茶的过程里,想通了怎么给技术团队配置人员。
暮色渐浓时,茶室亮起宣纸灯笼。预约晚上八点茶席的客人陆续到来,他们中有刚下班的白领,也有特意赶来的茶友。玻璃罐里新到的白毫银针闪着细碎的光,像每个人眼里对好茶的期待。掌柜正在调整博古架上的茶具位置,他说这些器皿就像团队里的成员,摆对位置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走出茶室时,夜风里还飘着淡淡的茶香。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朋友发来消息问明天要不要一起去试新到的古树普洱。我回头看了眼暖光融融的店面,忽然觉得,这个讲究预约和选择的地方,倒像极了生活本身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