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黄石晚间小巷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4 03:45:15 来源:原创内容

路灯下的烟火气

和朋友聊起黄石的夜生活,他突然问我:“你说黄石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啊?”这话让我愣了下。确实,比起大商场准点关门的冷清,那些亮着暖光的小巷子,反倒藏着这座城市的另一副面孔。

傍晚六点过后,市中心工人文化宫后街就慢慢热闹起来。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还没收摊,车头挂着的灯泡摇摇晃晃,照亮他手边那堆零件。“回去也没事,在这还能跟街坊说说话。”他拧着螺丝,头也不抬。再往里走,几家炒面摊子已经支开了,锅铲碰撞声此起彼伏,混合着辣椒下锅的呛香味。穿西装的小伙子站在摊前等炒粉,领带松垮垮地挂着——这是刚下班的。

往胜阳港小学方向拐,情况又不一样。这边多是老社区,晚上八点多,临街窗户还亮着。阳台晾的衣服没收,楼下小卖部门口,几个老人坐在马扎上摇蒲扇。“黄石晚间小巷位置嘛,你得看是找吃的还是找清静。”便利店老板边给我找零边说,“找吃的去商业区背后,找清静得来这种老巷子。”他指了指斜对面还亮灯的五金店,“像老刘他们店,十点前都不关门,街坊要买个螺丝刀什么的,下楼就能买到。”

我顺着看过去,那家店的卷帘门只拉了一半,里面传出电视声。这种随时能下楼买到东西的踏实感,大概就是老城区的魅力。

深夜的灯光

走到黄石大道老邮电局那段,已经晚上十点半。本以为该冷清了,却看见巷子深处亮着“24小时药房”的灯箱。玻璃门上贴着张手写告示:“夜班医生在岗”。这对半夜突发不适的人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旁边网吧的灯光映出几个年轻人的轮廓,他们专注地盯着屏幕,手边放着泡面——或许是赶项目的设计师,或许是避开家人唠叨出来放松的。

转过街角,意外发现还有家旧书店开着。老板是个戴老花镜的大爷,正就着台灯修一本泛黄的《辞海》。“睡不着,整理整理这些书。”他小心地粘着脱落的书页,“偶尔有下夜班的过来翻两本,说看会儿书好睡觉。”这话让我心里一动。原来深夜的黄石,不止有吃喝玩乐,还有这样安静抚慰人心的角落。

走在回去的路上,我想起那个最初的问题——黄石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答案或许不在某个具体地址,而在这些亮着灯的窗口、坚持营业的小店和不愿早睡的人们共同编织的夜晚。它们不像夜市那样喧嚣,却让深夜归来的人知道,这座城市还有人醒着,还在陪伴着。

快到家时,手机震了下。朋友发来消息:“找到你说的地方了,正在吃炒面。”后面跟了个位置共享,果然是我刚去过的那条后街。看来好的黄石晚间小巷位置,总是能自己找到需要它的人。

推荐文章